写在九一八的前一天
喻建国
近日收到一封电邮名为《引起中国人振惊的一篇演讲》,演讲者名为于世维,他是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美国哈佛大学企业
读后有几点想法,在这里说上一说:
关于思考题的思考是我的第一个想法,甲午战争是中日之间的一场局部战争,海上打一打,陆上在小范围里也打上一打。海上一打是满清海军全军覆没,陆上一打自也在小范围里失败。拗手劲吃了大亏。现代大国之间的战争能够打起来的话恐怕就是拗手劲的战争,因为大打的话也许两相俱亡,拗一拗手劲,谁赢了,在局部问题上就得手沾光盈利,谁输了,在局部问题上就失手倒霉输钱。一个国家强盛就要能打能赢,悲壮式的失败绝对是很凄惨的,我们这一代决不能在和日本的交手中再现八年抗战的悲壮,要在现代的拗手劲的交锋中,断其指或折其骨,让他在一旁乖乖地站着。
纵观世界,大凡穷兵黩武者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也就是用兵逞强一般都不可能获得善终。对国家而言,国不可能无兵,一定的国防是必需的,国防手段和力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国防手段也必须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进步,练就如来佛的本领,决不侵犯他国,但是也决不让别国侵犯祖国。强大的国防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用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仅仅用兵只不过是整个用兵过程中的一个很小的过程,用兵牵扯到经济过程,人心过程,科学过程。穷兵黩武者之所以失败就是把用兵的过程简单化了,忘记了这只不过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小过程。忘记了经济过程,忽略了人心过程,低估了科学过程,常常是用兵逞强的重要标志。既然是单一的用兵逞强,经济跟不上,财力支持不住,人心厌战,兵员厌战,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兵强大打折扣,科学的发展是现代兵强的绝对支柱,甚至只要在科学上有那么一丝落后,就会使兵强成为一种虚幻。注意到经济,致力于经济,培育了人心,匡扶了人心,发展了科学,领先了科学,这些看似柔弱的存在,却能够绝对成为真正强者的铁骨钢臂。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深刻地揭示了其中的奥妙,读来发人深省。明天又是九一八,前些时候日本在钓鱼岛冲撞我国渔船,扣留我国渔船,拘禁我国渔民,对这样的现实,国人当好自斟酌,警钟长鸣,莫忘拗手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