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甲骨文推出全新办公软件包(Cloud Office 1.0)似乎不为国人注意,对其没有什么概念(或认识),一头雾水。这样是不行的。
甲骨文的云办公软件包(v 1.0)是商业软件(云端),究竟是个什么庐山真面目,一般人不得而知。我只能拿Zoho在线办公为例进行讲解,估计两者的道理(运算机制)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大家知道,办公套件的核心组件就是文字处理器(比如:微软的Word,注:微软收入近1/3强就来源于它的办公套件)。首先,我们要问,打开(或创建)文字处理环境,离线模式和在线模式所需时间相差几何?如果离线模式第一次打开文字处理器只需3~5秒钟,而在线模式则需要10秒钟以上,那么,很明显,无论你说在线模式多么好,采用在线模进行办公也是不可取的,政府官员一定会摇头。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经过实际测试,(第一次)打开Zoho文字处理器Writer所需的时间与打开微软的Office 2010文字处理器Word几乎完全一样,甚至还要短一些,都在3~4秒钟左右。如果不信,你自己试试看。注意:Zoho官方网站的Writer,因为访问繁忙,很难登录进去,你得有耐心才行。但是,国内百会在线字处理(叫什么“百会写写”,名字怪怪的)和Zoho的Writer一模一样(一个模子),很容易登录,运行速度也很快。
也许你很好奇,在线模式的云端服务器远在千里之外,为何等效于本地计算机硬盘?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互联网用户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而言,如果你向远方的服务器发出一个请求,服务器必须处理完毕,再给你一个应答,由此必然产生一定的时间延迟。如果是这样,你敲一个字符串(相对于发出一条指令),必须等待一小会儿,比如,喝口可乐,等到结果出来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你心目中的客户早就走掉了。那么,该怎么办呢?要搞在线应用,我们必须有创新性的技术突破才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异步技术”(所谓“Ajax引擎”,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单词大写字母的缩写,第一个单词就是异步的意思)。形象地说,Ajax引擎就是在互联网用户与远方服务器(台数多了就叫“云”)端之间,创建一个“虚拟”的小计算机,这台“小电脑”从服务器端推送到互联网用户端(仿佛在本地机的内存中运行),互联网用户的实际操作都是在与这台小电脑打交道,操作体验与离线模式差不多,而Ajax“小电脑”与远方服务器的紧密“交互通讯”则是由其单独自动完成,用户根本感觉不到系统“时延”的存在。这个技术创新真是妙不可言也。
由此可知,云计算时代的互联网用户只需有一个高效率的浏览器即已足够,甚至本地无需什么硬盘(只要系统能够“自启动”浏览器),也根本不需要什么客户端软件包。实际上,谷歌Chrome OS玩的就是这一套,微软对此也没有脾气好发。你说在线模式是未来,道理何在?云里雾里,天花乱坠,其实就是这个Ajax“小精灵”在作怪。(注:Ajax编程比较难一点。)
说明1:前天傍晚6点多,我的那个淘气小孙孙(6岁)刚从幼儿园接回家就趴在我的Ubuntu电脑上想玩游戏,但是,那时我正好处于“在线模式”,他不知怎么退系统,急得两只小手在键盘上快速地胡乱敲击,当时我真地很担心会发生“死机”现象。结果呢?系统“安然无恙”,由此可见,在线模式也很皮实、稳定。
说明2:我国通信基础设施比较先进,已经投入了不少钱,我国有花大钱办大事的优势(比如,建设北京鸟巢体育馆),搞在线模式应用有较好的物质基础(相比印度、巴西)。
说明3:在线应用模式的最大优点之一在于,该模式的计费方式比较合理,使用什么功能,使用多少时间,所谓“on-demand”模式,大用户按质与量精确计费,小用户一般免费(不计费)。不像盒装商业软件,不管你用不用其中的某些功能,使用频率有多高,按盒子数量计算,一股腦儿卖给你。比如,微软办公套件Office 2010(商用专业版)4,899元人民币一套,政府采购就是打5折也得2,000多元人民币一套,我是吃不消的(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