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中的瘟疫
李化成
在西方,有一首著名的童谣。吟唱的时候,小孩子们手拉着手,一边唱一边转圈,伴随着最后一句的结束,他们把手猛地撒开,并且哈哈大笑。这首童谣的内容是:
“Ring around the Rosy
Pocket full of Posy
Ashes, Ashes
We all Fall Down”
笔者不才,把它翻译成蹩脚的中文如下:
“拉手绕着蔷薇
袋中花儿飞飞
哎呀,哎呀
我们一起去追”
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声音,常常让人们驻足倾听。但实际上,这首歌一点都不天真,更不烂漫,甚至还充满了恐怖!明眼人一看便知,我的翻译只是一种字面的意译,如果按照原意翻译出来,恐怕哪个小孩子都不敢唱了:
“环绕着蔷薇
口袋装满了花束
灰烬,灰烬
我们都已死去”
那么,怎么会有这样一首内容恐怖的童谣呢?这要追溯到600多年前,当时世界历史上最恐怖的瘟疫——黑死病(the Black Death)暴发,这首歌正是对那场瘟疫的描写!(也有学者认为,这首童谣来源于1665年伦敦大瘟疫。)13世纪中期,黑死病席卷欧亚大陆,所到之处人口锐减,社会巨变。这首童谣,就是黑死病在欧洲流行时留下的恐怖记忆。人们对黑死病谈之色变,但这场瘟疫到底是哪一种传染病,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定论。大多数人认为是鼠疫,特别是腺鼠疫,但也有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是炭疽、斑疹伤寒等。抛开这些不说,这首童谣的第一句“环绕着蔷薇”体现了当时病人的身体表征,即一片不断增多的皮疹,或一个不断变大的圆形肉瘤,如花儿绽放般破裂。当时法国的一位医生记载说,这场瘟疫的症状是出疹和脓疱,而当时人们把这种皮疹叫做“疫带”(plague girdle)。亲身经历,并记录了这场瘟疫在佛罗伦萨发作时情景的伟大作家薄伽丘,在其名作《十日谈》中写道:“染病的男女,先是在鼠蹊间或是胳肢窝下隆然肿起一个瘤来,有的长到像苹果那样大,也有的像鸡蛋般大小,人们通常称之为‘疫瘤’。很快,这死兆般的‘疫瘤’就由那两个部位蔓延到人体各部分。此后,病人的臂部、腿部以至身体的其他部分都出现了黑斑或是紫斑,或稀疏或稠密,不过这与初期的毒瘤一样,是死亡的象征。”
瘟疫就这样到来了,但人们显然不想坐以待毙,而是努力地认识之,甚至治疗之。童谣的第二句“口袋装满了花束”就体现了这一点。花束是有味道的,而有味道的花束装在人的口袋中,便会使很多人闻到,这其实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瘟疫流传的一种认识。正如当时一则编年史记载的那样——黑死病对时人来说是“一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传染性疾病”。它来无踪,去无影,既神秘又可怕;因此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瘟疫是通过一种毒气(miasmas)或蒸汽(vapours)流传的,染病者、或者与死者接触过的人,只要呼吸就具有可怕的传染性,正如花的香气一样。不过,笔者认为,该句或许也体现了人们以花草疗病的一种方式。西药的诞生是近代之后的事,其实,在中世纪,西方也是熬制草药的。所以,这两种理解都有可能。且限于当时医疗卫生条件,人们的防治措施大多是——熏香以驱除毒气、熬制各种草药服用、空胃排便以通体内循环,以及拔罐放血或挑破脓包等。
时代所限,人们对瘟疫的理解毕竟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认识,其应对方法,也无非是传统而简单的医学实践的汇总而已,所以,最终难以抵御这样一场巨大瘟疫的肆虐,死亡就不可避免了。童谣的第三句就体现了这一点,“灰烬,灰烬”似乎是指死人被焚为灰烬的惨景。当然要注意,这里的灰烬只是一种象征意味,因为中世纪的西方人死后是很少焚烧的,因为在基督教信仰的世界中,人们还有死后复活,并接受最后审判的那一天。因此,人们认为保留尸身是很重要的。当这场大瘟疫到来时,人们处理尸体的普遍做法,是挖一个大坑作为公墓,把尸体投放在里面。当时的一个神父德尼记载说:“……可怜的父母们,用肩膀扛着他们孩子的尸体,走进教堂便把他们扔进巨大的坟坑之中。坟坑之中腐烂的尸体散发出的异臭,让人们连一刻都不敢在这里驻足。”
不过,该童谣的一些英文版本将灰烬(Ashes)改作了阿嚏(A-tishoo),从道理上讲似乎更贴切,因为黑死病病人的症状往往是发高烧,打喷嚏。
面对这场瘟疫带来的巨大死亡,意大利编年史家维拉尼哀叹说:“这场瘟疫感染所有人,不论身体状况、年龄和性别。他们开始吐血,然后死亡——有些是立刻死亡,有些是两三天之后,还有些是更长时间后。不论是谁照顾病人都被传染,或者被污染的空气感染,都会很快得病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死去。”据估计,欧洲当时约有7500万人,因黑死病去世的就达到了2500万人,占到了三分之一。难怪童谣的第四句哀叹“我们都已死去”。整个社会陷于恐慌、混乱和哀伤之中,而死亡是这一切的主题。对此,当时的英国史学家雷丁·约翰(John of Reading)有着精辟的论述:“因为死亡,出现了大量没有悲痛的死亡,没有爱情的婚姻,严厉的自我惩罚,无止境的贪婪和没有逃脱的战斗。很多人逃离了瘟疫的深渊,却在相互的屠杀中丧命。不过,在这种灰暗色调的氛围中,西方社会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缕缕阳光投射在黑夜之中,最终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而这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希望,也大概是恐怖的记忆变成天真笑声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