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谷歌股价下跌美股下挫
由于担心欧洲各国政府债务危机将进一步恶化,谷歌面临反垄断调查,30日,美国股 市全面下挫,在连续两个月收阳线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止步不前。继欧盟反垄断 监管机构开始调查谷歌的消息传出后,该公司股价大跌4.5%,创7月以来最大跌幅。派杰公司下调电子湾公司评级后,电子湾公司股价下跌3.6%。受偿还债务的成本升至16个月以来的新高,道·琼斯指数中权重最大的美国银行重挫3.2%。
《中国证券报》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即将揭晓
为了向读者推荐《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暨“中国最具价值的100家上市公司”,巴菲特杂志研究团队针对中国A股市场上的1600余支股票进行了考察,从中筛选出500多家财务稳健、持续盈利并有一定增长的公司。对于入选的500多家公司,我们通过历史(过去三年ROE、营收及利润年均增长率等)、现实(市盈率、市净率等)和未来(预期市盈率、预期EPS增长率等)等三类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并排序。对于排名靠前的公司我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并与数十位行业领先的分析师进行研究探讨,最终形成2010《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国上市公司金牌董事会》,《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秘书》权威榜单。希望能够对领导者,决策者,投资人和普通读者有更大的帮助。
《经济学人周刊》欧盟针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
周二,就谷歌被控滥用在线搜索优势一案,欧盟委员会正式着手立案调查,此举或使唤谷歌守口如瓶的搜索技术泄露。此前,数家规模小于谷歌的互联网企业指控谷歌在搜索结果中下调其网站评级,目的是为了削弱潜在对手的广告优势。欧盟委员会称还将调查谷歌是否在搜索结果中设置了“搜索偏好”。
《经济学家中文版》英独立智库抨击政府减免专利税政策
英国独立智库伦敦财政研究所抨击财政大臣奥斯本的11亿英镑减免专利税政策,研究所称政策将使英国在专利方面的税收大幅减少,并使税务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研究所还表示,虽然减免专利税能使在英企业受益,但容易引起其他国家效仿,从而引发税收竞赛。相关税收顾问则辩护,实施专利税减免是防止专利离开英国,转至低税率地区,这将降低英国的竞争和创新能力。
《巴菲特杂志》计划对部分数字内容收费
媒体集团(TMG)计划从明年开始对某些数字内容收费。TMG拥有《纽约每日电讯报》和相关网站,TMG高管已经就全面网上收入模式达成共识,包括在平板电脑等不同平台收费,根据网站注册引入不同的级别等。不过TMG还没有计划仿效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慈善家杂志》等纸媒,实行完全收费墙模式。最终的方案还没有达成,目前《纽约每日电讯报》数字内容仍可以免费阅读。
《纽约每日电讯》葡萄牙央行称国家需要实行紧缩
葡萄牙央行日前警告,如果政府不实施紧缩政策,葡萄牙银行业将面临“难以忍受”的危险。葡萄牙央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没有巩固公共金融使银行处于危险之中。虽然葡萄牙政府表示国家目前还不需要应急政策,但市场相关数据已经表明,葡萄牙很可能步希腊和爱尔兰的后尘,需要一揽子的援助计划。相关评级机构也调低了葡萄牙主权债务评级。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印度三季度GDP增长8.9%
受益于季风雨季雨量增加引发的农业产量急速反弹,印度三季度GDP增长率为8.9%。印度农业占GDP的17%,三季度增长了4.4%,抵消了制造业的缓慢增长。印度服务业由于受到金融和房地产发展的影响,三季度增长达到了9.7%。受到这些利好消息的影响,相关人士分析,在本财政年印度GDP增长将突破9%的关口,而按照之前的预计,需要到下一财政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哈佛管理评论》美国公务员两年内难加薪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29日提议联邦政府雇员今后两年维持现有工资水平,不享受加薪待遇,以缓解政府赤字压力。奥巴马呼吁,为纠正政府长期以来的财政路线,联邦政府需要作出“牺牲”。奥巴马当天在首都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宣布这项提议。白宫官员介绍,这项提议涵盖所有联邦政府文职雇员,包括国防部雇员,但军职人员除外。这项薪资“冻结”计划有望未来两年节省开支50亿美元,未来5年节省280亿美元,未来10年节省超过600亿美元。
《纽约华尔街日报》坎昆会议接力气候拉锯谈判
11月29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将在12天内继续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磋商。墨西哥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马里奥·莫利纳在开幕致词中呼吁各国尽早采取行动,“我们不能再等10年。”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警告说:“气候变化正开始让我们人类为先前对环境犯下的致命错误付出代价。我们要么改变生活方式,阻止气候变化;要么气候变化永远改变我们的文明,而这绝不会是以一种好的方式。”去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尽管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齐聚丹麦首都,但仍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全球协议,这使得全球舆论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骤然陷入低谷。
《金融时报》穆迪欲下调匈牙利评级
欧盟各国饱受债务危机的影响,从最早的希腊到最近的爱尔兰,以及目前风雨飘摇中的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和意大利,欧罗巴大陆早已沦陷于金融危机的水深火热当中。然而,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却表现出相当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一支独秀。昨日(11月30日),德国失业率降至自1992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目前,德国11月失业人数为314000人,连续17个月下降,较此前减少了约90000人,失业率为7.5%。而此前经济学家预计的下降数字约为20000人左右。世界著名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周二(11月30日)表示,因近期欧洲金融市场动荡。匈牙利“债务状况”可能较先前预期恶化,目前正重新审核匈牙利主权债券的“Baa1级”评级,并考虑将其下调。
《世界慈善家杂志》爱尔兰债务危机教训深刻
爱尔兰债务危机值得高度关注。因为,房地产泡沫破灭触发了当前爱尔兰债务危机,特别是经济快速增长不能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发展,更不能为了维持经济增长而放任房地产泡沫蔓延。中国应从爱尔兰债务危机中吸取教训,深化当前房地产调控。日前,欧盟财长会议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盟对爱尔兰提供总值85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其中350亿欧元直接用于支持爱尔兰银行系统,其余逾500亿欧元的救助借款用于支持爱尔兰政府开支。至此,一度让市场极度担忧的爱尔兰债务危机告一段落,暂时消除了市场对欧洲可能暴发新一轮债务危机的悲观预期。此次爱尔兰债务危机,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中国工商报》“中国品牌增值排行榜”驰名商标申报踊跃
贵公司的品牌如何持续增值?“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与世界级品牌相比差距在哪里?面对残酷的品牌新竞争格局,如何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购买者满意度,以赢得购买者的口碑与持久信赖对企业的成功尤为关键!权威机构的品牌评估是企业资产中最特殊的组成部分,是公司并购、品牌交易的最重要参数,深受购买者的关注!"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大奖" 由巴菲特杂志,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共同发起主办,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每年吸引大批高级政经官员、国际组织要员、企业领袖以及中外知名经济学家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是目前中国品牌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中国品牌的“奥斯卡奖”。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俄经济今年有望增长约4%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昨日表示,尽管俄罗斯今夏遭遇罕见的旱灾和森林火灾,俄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发展,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可望增长约4%。梅德韦杰夫当天在向俄联邦议会两院发表国情咨文时说,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国家债务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接近5000亿美元,全国失业人数较去年大幅减少约200万人。俄罗斯政府成功遏制了通胀过快上行,并将在未来三年内将年通胀率控制在4%-5%的水平。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俄罗斯政府将继续无条件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全球报告组织》高储蓄可确保长远增长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行长格伦·史蒂文斯11月29日晚间表示,除鼓励私人储蓄外,澳大利亚政府应通过节省开支,进一步扩大财政盈余,确保经济长远增长,并避免矿产业兴旺可能带来的过热问题。在墨尔本一个商界晚宴上,史蒂文斯指出,国际铁矿石价格近五年来上涨了大约10倍,从而给澳大利亚矿产出口部门带来了“一个世纪才能经历一两次”的繁荣局面。澳大利亚很可能需要扩大私人以及公共储蓄,以扩大财政盈余。联邦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一项“稳定基金”,以备将来经贸形势波动时使用。据澳央行预测,今后几年,铁矿石价格将最高下跌30%,但澳大利亚出口与进口贸易价格比率仍将维持在高位。为此,史蒂文斯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当前优势贸易价格条件提高储蓄,同时设法提高生产率。
《世界品牌评论》美国地产泡沫经济不景气
美国当前的经济下滑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超出许多人的预期。在一年内将失业率从当前的9.6%降到8%以下,希望渺茫。这次经济衰退起源于房地产泡沫。由于金融机构可以将房地产抵押贷款打包成证券出售并从中获利,加以消费者被允许在无首付的情况下购房,从而推动房价上涨。当房屋和证券价格下跌时,金融机构承受巨大损失,以致不能向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以满足他们必要的购买需求。
《纽约时报》欧元在债务危机中出现分裂
尽管欧洲在努力遏制最新的债务危机,但新的问题正在出现,欧元区正出现分裂成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经济版块的趋势,从而有可能使现有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周一,在新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欧盟一位高级官员首次承认,两种发展速度的欧元区现在可能正在形成:德国经济高歌猛进,而欧洲大陆边缘负债累累的国家正在为经济停滞而斗争。
《卫报》财政大臣坚持现有政策
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发布报告称,英国经济正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一旦出口额下降或失业率上升,经济就有崩盘的危险。面对外界批评没有预备"第二套"方案,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昨天对议员们表示,他将继续推行现有的紧缩和增税政策。奥斯本称,报告中的独立预测支持了他的观点,目前首要任务是要防止明年英国经济二次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