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奶茶造假泛滥 曝监管缺失


中国食品饮料网编辑:张静 

 

 

      随着天气渐冷,热乎乎的珍珠奶茶成为许多年轻市民的最爱。一杯杯五颜六色的奶茶不仅香甜可口,价格还挺优惠。而这种都市街头或路边小巷随处可见的奶茶里,不知加入了多少添加剂正威胁着身体的健康。

  据中国食品饮料网www.40777.cn记者调查,大多数水果奶茶中, 不少是用奶精、果粉、茶粉及廉价的珍珠果等物质勾兑而成的,奶茶其实不含奶,果汁里根本就没有水果汁。珍珠奶茶在给人们的味蕾带来甜美刺激的同时,也给人的健康带来隐患。

  从事奶茶行业多年的刘先生向记者透露, “用奶精而不用鲜奶冲兑奶茶,是这一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十杯鲜奶的味道,也不如一勺奶精来得香浓。

  奶精味道香浓的原因是其中含有一种名为植脂末的化学物质。有医学专家指出,植脂末就是氢化了的植物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主要目的是减少奶的用量,增加食品的奶味。奶精吃多了对身体是有害无益的,长期食用更容易诱发血管硬化,增加患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

  奶茶用奶精勾兑,那珍珠果又怎么造假呢?据记者调查,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因为有弹性给很多顾客提供了乐趣。其主材料是木薯淀粉。然而,单纯的木薯淀粉并不能让珍珠弹性十足,如今比较通用做法是在其中加入小麦蛋白。即便如此,有的商家也觉得弹性还不够,为了让珍珠更有嚼劲、颜色诱人,于是再添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胶质。据了解,珍珠所含的食品添加剂中,尤其增稠剂和酸度调节剂,是被业内人士统称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物质,二者化合后生成的物质就是塑料,除了能增加珍珠的韧性外,人体根本无法吸收!

  由于奶茶经营很特殊,现做现卖,又是前店后厂。而店员在加入添加剂时根本没有谱,只是靠手感,或者根据顾客口感。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如奶茶这类现制现售饮料的质量标准,执法部门很难规范管理,因此这种奶茶大量存在。奶茶制作标准缺失,奶茶中添加剂的含量是否超标没有判断标准,成为奶茶食品安全监管的空白点。对此,专家建议,管理部门应抓紧建立现制现售饮料食品安全评价机构,在开展风险评估的同时发布健康预警。

 



中国食品饮料网 http://www.40777.cn/
如需转载 请说明来源



相关新闻


蜂胶销量3倍于产量 造假者称国内仪器检测不出   2010-11-23
海参造假 消费者如何选购   2010-11-12
30秒让过期食品变“新鲜” 巧看日期识别造假   2010-11-6
食用油造假窝点露形   2010-10-13
记者曝光市售香油等常见调味料造假情况   2010-10-9
珍珠奶茶不宜过量饮用   2010-10-8
酒业老板专造假酒   2010-9-19
香米造假让行业很受伤   2010-8-5
深海鱼油造假曝光 专家吁弃用高价“地沟油”   2010-7-22
珍珠奶茶无奶无茶 食品添加剂奶精勾兑不宜多喝   20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