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观创新:媒体是一场荒漠寻宝游戏


    2010年行将结束,这一年里电视同行们像一队荒漠寻宝的探险者,循着不同的梦想寻找各自的宝藏,不断有人加入,也不断有人退出:宁夏卫视与上海第一财经合作转型财经,而湖北卫视决定减少财经节目比重;“三网融合”在12城市试点,10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吸引了广电、电信甚至国家电网;央视完成频道制改革,2011年广告预售126个亿;年初,全国十几档相亲节目厮杀,年底11家电视台混战跨年晚会……在这场寻宝游戏中,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两手空空,每个人都在做着相同而有不同的事情——创新。
媒体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媒体创新是一个上至台长老总下至记者编导共同关注的命题,恨不能见面第一句话“今天你创新了没有?”多年来,国内电视业对于创新的探索孜孜不倦,从复制模仿到本土化,从港台日韩到欧风美雨,从概念炒作到模式输入,创新的改革一轮接一轮,到最后却发现量的累加多过质的提升。我们纠结,创新的本体是什么,是节目、机制亦或是其他?“媒体创新的根本是价值观的创新”,SMG发展研究部主任李勇如是说。
什么是价值观?胡耀邦赴任中央党校之前,毛泽东问他,什么叫军事?胡讲了书本上的很多点,毛说,没这么复杂,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毛又问:什么叫政治?胡又说了书本上来的很多很多,毛说:没这么复杂,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这个故事里,胡耀邦给出了关于军事和政治的信息,毛泽东则提出他的军事观和政治观,是他对于军事和政治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存在是超越知识和信息,达到的一种哲学升华,是一种隐于无形的“道”。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多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价值的认同,社会公共价值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把握。对于媒体业来说,扑捉到主流的价值走向,就意味着掌握了通往宝藏大门的钥匙。不久之前,运行86年的米高梅电影公司宣布破产,我们再次回顾《乱世佳人》、007、猫和老鼠这些经典影像,发现无不是特定时代集体价值的呈现。无论是芒果台的“快乐中国”还是荔枝台的“幸福中国”无疑都是在试图对受众价值观有所掌控,于是有了《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有了《人间》和《非诚勿扰》。
    1010日,《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在上海落幕,以5.70%的收视率排名全国第一,与上半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遥相呼应,成为2010年中国电视屏幕上最耀眼的双子星。是什么让《中国达人秀》能够如此辉煌?按照惯性思维,90%以上的电视人和研究者给出的答案必然是“创新”,接着会从节目形态、元素、嘉宾、选手、本土化等等方面条分缕析如此这般,然而,当SMG研发中心主任李勇手擎《Britain's Got Talent(英国达人)》的format bible恳请工作人员“千万别创新”,那一刻,仿佛神马都成了浮云。“不创新”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也不是原样照搬,学会尊重电视运作规律,掌握科学的操作流程与机制,从这个意义上,“不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且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深刻变革。
    什么是价值观创新?每个运营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既可以旁征博引,洋洋万言,也可如老僧谈禅,机锋棒喝。我们处在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每一个人每一根神经每时每刻都在经受新生事物的洗礼,对于媒体的组织和个体,这才是真正的宝藏,只有突破传统价值的束缚,才能真如Cocacola所宣告的“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