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老师:
您好!我今年参加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平时在学校的成绩可以上一本线的,现在的成绩只能上三本线,其实有些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请您给我指点迷津:
每次自进入最后阶段高三或者初三(初三的时候也是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上重点线的后来只上了普通线),总觉得人很没有斗志,一遇到难的题竟只想昏昏欲睡,高一高二都不曾这样,做题时速度也较快,见到难的题也较兴奋.因为初三时也有类似状况,不知怎么回事.现在打算去重读,妈妈问我考不好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原因,我想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呀?
请杨老师帮我看看不是不心理有问题,我去读复读会不会有用,请在百忙之中给我回音,万分感谢!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平时在学校的成绩可以上一本线的,现在的成绩只能上三本线”,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你在“关键考试”的迎考及考试期间一心想着考出好成绩,而要求自己竭尽全力来考出好成绩,结果造成了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很重,引发了过分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等情绪障碍,从而导致了记忆混乱、思维阻滞而发生失误,自然在关键考试的时候也就考出了不理想的成绩;另一方面是由于复习做的不好而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调整心态、平稳心理,越是临近模拟考试和高考,越要把它当作平时来看待。模拟考试和高考是什么?不就是一次平常的测验嘛!这样的测验你在高三生活中已经由无数次了,况且你“平时考试还可以”,这说明你具有一定的实力,你何惧之有呢?!
其次,调整自己考试的期望值。一般来讲,无论是模拟考试还是高考,它的名次基本上是我们步入高三以来各次大考的平均名次。所以在“关键考试”来临的时候我们既不期望有多大提升,也不担心会有下滑,只要能够发挥正常就行。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步入考场时,那么我们就会多一份坦然和沉着,自然而然在我们大体的时候也就会冷静思考,思维活跃而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再次,在“关键考试”来临的时候,难免会产生过分关注,心理紧张、焦虑和烦躁,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转移兴奋点,比如与同伴交流,或看看电视、玩玩游戏、参加体育活动等等,如果再辅以田园山水游玩,趣味娱乐游戏,幽默笑话之类的活动,就可以起到缓解紧张与压力的效果。
第四,真正做到回归课本,精读、细读和吃透课本,把课本之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弄清弄懂,争取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要点、重点、难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水准。在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中对所面对的知识善于思考——从更多更广更深更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遇到问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己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在老师讲课中寻求答案,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课后及时请教老师)。这样无疑会促进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第五,设置恰当合理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任何时候都要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最有效的努力,那么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师长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最有效的努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
最后,你“平时在学校的成绩可以上一本线的,现在的成绩只能上三本线”一方面说明你平常的努力不够,对自己的学习程度没有把握;另一方面也说明你不会复习。复习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及时地操作。每学过一个知识单元,就应该做一次复习;每个星期都应该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做一次复习;每一个月也应该对该月的所有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只有这样,你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学的好,哪里学的还有不足,然后及时做出相对措施来解决。这样你就会在任何考试中心中有底,过分的紧张焦虑也就会自然而然销声匿迹,当然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上来了。
关于你说“每次自进入最后阶段高三或者初三,总觉得人很没有斗志,一遇到难的题竟只想昏昏欲睡”的情况,其实这是你对自己负性评价过多以及自我怀疑的结果。我们知道,人的潜意识是不分好坏的,它对意识的内容全盘接收,而且会对接收的指令行事。你在初三的时候有过一点时间的情绪低落状态,在做难题的时候也表现出了昏昏欲睡情景,这很可能是疲劳过度或情绪低落周期的表现,结果被你负性评价和自我怀疑为心理问题使然,而使自己的潜意识接受了这样的指令,进而使自己出现了你所负性评价和自我怀疑的情景。针对这种情况,你在任何情况下永远不要埋怨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不要自叹“我的脑子不好”,不要给自己输入“没有斗志”以及“一遇到难的题竟只想昏昏欲睡”。而应该时刻对自己进行精力充沛、斗志昂扬等积极的信息,这样你的状况就会得到有效的改变。
总之,自己的生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自己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我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我上面所谈的一切,也相信出色的你一定会创造出出色的你自己。你的朋友杨永龙相信你在下一步的行动中一定会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