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北京,季节随之从秋天转入冬天,内心却保持着温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远方见朋友也是乐在其中。一下飞机,就有老杨头的电话打来,许久不见,声音依旧雄厚,北京交通再拥堵也阻挡不了好友相见的热情。见面的地方在深宫一般的友谊宾馆,老杨气色不错,寒暄也与众不同:“‘西奴吊架’网之前都有我的份,怎么今年没有了我的头像,看来我的知名度日渐下降,还是要想办法让他们给我一副绞架。”众人听完后都拍手大笑。两位新朋友:党史专家王占阳教授和《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的中文译者袁天鹏,前者与我乃同辈,一直为宪政民主奔走,见面感慨道天朝的圣上是一蟹不如一蟹啊,出口即有忧国之意;后者刚过而立之年,外冷内热,思维却极敏捷,所言所问皆中要害,谈及规则对于组织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对我现在从事的信孚大学的组建工作有很大的借鉴。另有两位老朋友也是久未谋面:童大焕、郭淳虎,两人虽已名声在外,但都属于沉默寡言型,思考多于语言沉淀必然很多。
众人很快聊到刚刚去世的蔡定剑老师,悲痛之余更感肩上责任重大。官方的平淡与民间的哀悼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有了老杨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上的擂鼓呐喊:“蔡老师本来不属于这里,既然来了,我们就不能让他感到寂寞!”面对如潮的民意,官方如何处理应该心中有数了?
随后,张鸣老师和祚来携手同来,打破了悲戚凝重的氛围,张鸣老师最近情场得意如沐春风,原有的疾风烈火不变,又多了一层昂扬激迈的色彩,平时难得一见的阉割刀也是频频闪现,此刀如果一出,大内一干人等都要掉下二两肉,按张教授的理论,阉人没有攻击性,不会主动咬人,有利于社会和谐。祚来则是刚柔并济的谦谦君子,有话的时候能藏话,没话的时候能冒出话题,大家都愿意与之亲近,故而交友极广。最后来赶来的是熊培云,一上来就说很看好信孚网络大学,认为是开风气之先,这样的鼓励一方面让我感激不已,困难前行之时有人呐喊祝福,另一方面也让我后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不求功成名就,但求友谊常在。时令已过大雪,北京夜深寒重,一番长话短说之后又到临别,临走时大焕跟我交换了他最近的想法:如果在权力公平的前提下,多发钞能留住更多的国内财富,发钞还能提高被低估的商品价格。这番话让人很受启发,只是昏暗寂静的夜晚没有多少人能听到。
第二天整天有会,不叙。
会后一派轻松,北京还算风和日丽,中午在祚来的安排下,来到了望京桥的一座名为财智邦的咖吧,地方不大服务却周全,捧着咖啡,听着音乐,晒着阳光,惬意悠然,能独处或聚会。咖吧里有各式字画,尽管我也收藏了不少古玩字画,但是对于收藏实不在行,只能听祚来这等专家介绍一二。不久,有人接踵而至,俞心焦、夏业良、张耀杰、叶匡正、李清振……一个个鱼贯而入,大家见面后的问候也很有意思,“原来你这个‘坏人’也在这?!”十几人齐聚,有点巴黎文化沙龙味道。事有凑巧,当听说我的信孚大学想聘请余秋雨时,夏业良老师与前日的张鸣老师的态度惊人的相似:如果他来我就不来,这不是学问而是人格的原则问题。众人酣谈之际,草原部落的酋长贺雄飞也驱车赶到,一股大草原急劲有力之气迎面扑来,作为中国思想读书界的重要推手,余杰、摩罗等一大批当时被视为文坛新锐的作家正是在贺老弟引荐下才被读者所熟知、所领略。近年来雄飞一直为犹太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操劳辛苦,当面即赠送一本《塔木德》,犹太人能有今日之成就,信仰二字何其重要,中国人目前急需的就是信仰,看来英雄之所见略同。他的另外一个大动作也让人侧目,为了与百家讲坛一较高下,一档名为《大家论道》的节目正呼之欲出,今日所来正是为了征集一下大家的意见,看来能者注定多劳。
与酋长贺雄飞的思考对话
在我左右的分别是夏业良和李清振
孔子曾教导:“子不语怪力乱神。”偏偏有这么些可爱的牛鬼蛇神就喜欢怪力乱神,从学者到活动家再到艺术家。清谈完毕,下午和祚来、李一新诸位来到北京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798艺术村,心情好、心情坏的时候都可以来这里走走。厂区的痕迹还在,各式迥异的建筑夹缠着乌托邦与现实的混乱,记忆与未来在这个空间中一并延展开来。我们此行是为了拜访高氏兄弟,通过昏黄路灯下的楼梯,我们进入神秘而宽敞的高氏画室,画室里的Miss毛的形象比比皆是,有长着一双长耳朵的、有挺着四只乳房的、有抬着骷髅头的……熟悉的老毛此刻被演绎成无数怪诞魔幻的女性形象,最独特的一张是毛小姐手持一根保持平衡的长棍站在列宁光滑的头颅上,在遗体上战战兢兢的行走,随时都可能滑到。你可以从画中分明感受到作者的意图,以艺术的视角将权力、欲望赤裸地结合在一起,试图让人看清楚刚性权力背后的阴险、狡诈、邪恶的面目,起到了冲击权力中心的视觉印象,同时这些恶心、变形的形象对于大众的惯性意识也有着强烈解构作用。置身于此,你会有一丝想要呕吐的感觉,艺术的启蒙,首先启蒙你的胃,让你把那些有毒的食物排泄出来。
高氏兄弟高兟、高强,1985年开始合作从事艺术创作,外表上看哥俩都是典型的山东大汉,遇到一群夹生的人,不免有点含蓄,高兄主持话局,与祚来等人探寻艺术家和评论家之间的差异与合作,说话时可以感受到高氏兄弟散发出来的睿智与优雅。不经意间他们透露出想把Miss毛做成一个动画系列的想法,这个精彩的想法得到众人的赞许,据说有老外已经着手开始与他们合作了,真心祝愿他们的想法能早日展现在萤幕上。
兄 弟 集 会
千 疮 百 孔
“毛小姐”的形象比比皆是
“one night in北京,我留下很多的情。”有祚来当向导,北京之行不得不留下许多情,所到之处都能见的精彩的人、读到精彩的书。袁天鹏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贺雄飞编辑的《塔木德》、高氏兄弟的画册,李一新负责出版的《美国中学生必读本》等等,一本书就是一个故事、一本书就记载了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