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引发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从过去粗放的追求规模的发展方式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方式转变,以此作为“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战略的突破。作为生产工具,机床产品对装备制造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作贡献,机床产业更是责无旁贷。但低碳经济也将给机床行业带来一些约束,尤其将影响到中低档机床的需求。
机床行业的低碳经济
2011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关键一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机床全行业将在中央关于2010年经济工作方针指导下,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为机床工具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做出新的贡献。罗百辉指出,2011年机床全行业应该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
第一,进一步加快机床产品结构调整。压缩低档、普通产品生产;淘汰落后、污染、高耗能产品;发展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高的产品;由提供单机向提供成套成线设备方向发展等。
第二,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破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瓶颈,大力发展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提高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在产业中的比重;鼓励发展数控刀具、复杂刀具、精密量仪、高档磨具磨料和超硬材料及精密模具制品。
第三,实施企业结构调整。发挥重点骨干企业批量制造能力优势,鼓励通用型主机制造适度集中生产;扶持“专、特、精”数控机床制造企业;扩大功能部件制造企业、制造技术服务企业规模;鼓励企业资产优化重组,推动企业结构向“大而强”、“小而专”的方向转变;发展精益管理和敏捷制造等。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以环保构筑绿色壁垒,无疑增加了国际市场准入难度。污染环境高耗能产品或被拒之门外,或被课以重税制裁。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认为,中国机床工具企业应把低碳制造、绿色制造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注重低碳经济、绿色制造技术研究应用,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已经成为进入国际市场基础。
机床工具行业应关注重点投资领域,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加大研发适用产品力度。尽快淘汰落后产品产能,避免恶性竞争。应大胆尝试向“专、精、特”产品转移。一些企业开发出高速铁路轨道板磨床就向“专机”发展成功例子。这种需要我们填补空白领域还有很多,如:飞机用铺带机、飞机用自动钻铆机、纺机针专用机床、人体关节假肢等医疗保健领域所需零件加工设备等。目前这些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有甚至对我国禁售。我们只有立足自主创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进口替代产品,才能打开新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机床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这显示国产机床零部件还不能完全满足主机行业要求。零部件企业应抓住市场增长契机,开发新产品,加快进行结构调整。
低碳经济促机床产业发展
对于大批量、低技术含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满足中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资金,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快速提供高性能的加工设备,将会促进行业发展。
包括水电、风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是2010年1月成立的国家能源委员会重点关注的产业,也是制造业对低碳经济的贡献焦点。
金属加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将承担新能源和环保行业的大型、精密零件的加工和制造。由此,中国重型机床生产商近年推出了相应的机床产品。同时,太阳能发电站、新能源汽车等也对大型、多轴、精密数控机床有大量需求。
给力2011:低碳经济促机床产业发展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