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走向贸易强国之路“趟雷”


  

  刚刚读阅了2010年第19期《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刊载的《谁在围剿华为》一文。读后,对于华为拓展海外市场的成就与艰辛颇存感慨。迄今为止,华为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不过,目前重复谈论华为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已然新意不多,因为近些年来华为的成功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而现在更需要跳出华为来看华为,特别是要站在构筑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高度上,理性看待华为的从“领头羊”到“出头鸟”的角色转换过程。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华为在通信领域上去的成功不仅令国人瞩目,更令世人瞩目。众所周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但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主要还是依靠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加以奠定,这也恰恰拖累了现阶段中国从贸易大国跃升为贸易强国过程。怎么办?当然需要在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上多下功夫,加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的局面。事实上,华为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去的一系列成就表明,华为在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当之无愧地占据了“领头羊”的地位。

  随着华为的壮大,华为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也越来越多,而《谁在围剿华为》一文中也为此列举了诸多案例。应当承认,经过了前些年海外业务迅速扩张,对华为来说,在国际市场上相对容易咀嚼的肥肉都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从今后一段时间来看,摆在华为眼前的将是越来越难啃的骨头。其实,无论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遇阻,还是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遇阻,并不表明华为的本事变弱了,恰恰说明华为的本事变强了,强到足以让竞争对手恐惧的地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视野来看,现在的华为越来越被看作是中国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出头鸟”。

  也要看到,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虽然是必由之路,但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现在看来,必须纠正一个观点,这就是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向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就能够减少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阻力。错!出口贸易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换是必要的,但并非一转就灵。从华为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辛不难看出,中国的出口产品越是提升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含量,与发达国家同行之间“抢饭碗”的机会就越会增加,甚至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强调提升本国产业的技术水平,自然也不会坐视中国同行来“抢饭碗”。现在看来,作为“领头羊”,迄今为止华为在海外市场遇到诸多“围剿”,而今天华为遇到的这些“围剿”或许国内其他企业明天也会遇到。从这个意义上讲,华为正在为中国修筑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之路“趟雷”。

  在修筑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道路的过程中,作为“领头羊”与“出头鸟”,华为勇于“趟雷”之举的确令人起敬。从本意上讲,看清楚华为“趟雷”之举并不是要为国内更多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高端领域泼冷水,而是希望这些企业今后在国际市场上少走弯路。不难看出,在未来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道路上,国内企业不仅要在意华为的“趟雷”,更要学习华为在“避雷”与“扫雷”方面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