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下个十年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回首这十年,前半因靖国神社问题,中日关系政冷经热,后半则逐渐解冻融冰。不过,一个撞船事件,又把中日关系拉回十年前的原点。

  东亚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从美国与东亚关系思考。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美国单边主义破产的十年。今天的美国,完全需要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日本、台湾等东亚地区购买其国债,才能维持其高消费经济。这次金融危机最主要的问题是美国借钱消费的危机,美元体系现在处在危机之中,一旦亚洲国家觉悟,团结起来建立新型亚洲货币体系,美元全球霸权支配体系的半壁江山将崩溃。为了维持美国霸权,美国必须重振经济、重返亚洲。这是今年以来东亚国际关系紧张的美国背景。

    中国的大国化以及对韬光养晦政策的调整也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变化增添了变数。中国国内政治面临高度的压力,而中国国内舆论对国际形势的认知比实际形势更严峻。撞船事件正好是中美两个巨人战略调整后的产物。至于日本,自今年6月以后,在美国压力下迅速调整鸠山政权脱离美国政策,加上缺乏外交经验,成为中美外交战略调整的牺牲品。   

    回顾这几个月发展过程,我们看到中日两国都在撞船事件受损,中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对两国乃至东亚格局并无好处。日韩媒体不断炒作北朝鲜、中国、俄罗斯三大威胁,客观上帮助美国。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美欧等国日益要求中国约束朝鲜,而中国在美日等包围压力下,虽然并不希望维持金家政权,但却不得不仍然支撑这个政权。

    日本调整战略,把军事防御重点从北方南移。中国对外政策面临国内国际两种压力。今后,中国必须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在国内,中国必须建设市民社会,整个国内舆论。在国际关系上,中国也必须调整与邻国的关系,以建设一个和谐东亚社会。

    日本真正有识之士,懂得美国不会真正帮日本。他们知道,在日美关系中,日本从来没有真正获得美国信任与支持。例如2005年小泉纯一郎前首相曾当面求美国前总统布什支持日本入常,但布什却非常干脆地拒绝了小泉。美国之所以需要日本,只是因为日本可以向驻日美军提供基地及服务,也可以为美国的全球活动提供金钱以及士兵。

    多摩大学校长寺岛实郎看到了日美安保对日本的危险性,12月12日上午,他在TBS电视台座谈会上警告说,日本不应过深卷入美国的世界战略。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前局长长孙崎享在《日美同盟真相——迷茫的安全保障》一书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真正能保卫日本安全的,并非是日本拥有如何强大的反击武器,而是因为全世界经济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孙琦强调,这种相互依存状态对日本是最大的安保。

    最近,日本热衷构筑海洋国家联盟,强化对华包围网,其实这种方法既不明智也缺乏可能性。此外最大的问题是消耗日本国力。其实,最近日本对中国外交行为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其根据乃是一种“错觉”,即以为中国“侵略”钓鱼岛迫在眉睫,以为世界都在侮辱、嘲笑日本,日本如同堂吉诃德,在与一种虚幻的威胁“斗争”。

     2011年1月,胡锦涛将访美。可以预计,中美合作将更加密切。假如中日关系僵局长期持续,在中美关系中,日本可能成为交易的一个筹码,而不论结果如何,牺牲者是日本。我们只要想一下当年“越顶外交”,就可以知道,日本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从保卫日本利益的角度说,小泽一郎的日美中三角关系设计,其实是个理性选择。因为这种设计可以维持日本外交的稳定性。但当下日本领导人及国民,尚未理解这个设计的意义。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发展,而市民社会也将随之发展。可以预计,中日市民社会的互动,可能为两国关系增加新的发展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目前中日学者、市民之间应该超越目前的国家对立、民族主义情绪,而展开更加密切交流。

    今天,唯有积极创造性的对华外交,才能真正打开日本停滞的政治、经济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