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9:00,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程津培委员指出,“前不久,我的一位曾经担任过省部级领导干部的朋友的小孙子得病,其实就是持续高烧,他对附近的医院不太放心,就送到儿童医院,但是排不上号。于是人家指着旁边的楼,那里面清静一点。小孩子挂号,因为要保险一点,看两个科室,一个专家门诊要1200块钱。这一天过来,还没有住院,就已经花了一万多块钱。这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普通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中国网)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是一件大事,是一件重要的民生工程。
大家熟知的公立医院改革已经唱了不少年,但至今仍然是个谜,为何呢?著名评论人马晓华给出了答案,“名义上是政府的医院,可到底谁是投资主体?谁是决策主体?谁是管理主体?谁是监督主体?这一切都不清楚,因此医院模糊的角色定位,造成了医院的失控状态”,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改革的长期性,及人民的忍耐性。
医改无法推进,主要是政府长期管理不力造成的恶果,这恶果只好有老百姓来买单。民众在享受改革成果,还是承受改革后果?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上,乌日图委员表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公立医疗机构改革。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以及‘公立医院改革’。但目前对公立医院改革还在提‘要逐步的、稳妥的试点’,为何这么多年没有什么重大突破?”看来,仅有决心还不能解决问题,要敢于推进。
谢旭人表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随着政府卫生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应该说成效也已经初步显现出来。”我想说的是,显现在哪里了?民众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摆在面前。我想政府支出、社会支出绝大部分还是被“贪污腐败”去了,这个问题全国人民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医改、医改,还是不要改。因为,我们的改革是越改越贵呀!与其这样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讨论来讨论去,还不如把这些资金还给民众。全国各个行业都存在灰色的利益链,医疗界自然也无法例外。医院发展的目标很明确,医院的核心问题很准确,就是钱的问题!有钱便是硬道理!医院抓钱,才能高收入高分配,这是他们唯一的工作积极性。钱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
医疗改革是个系统问题,如果没有体制的整体配套跟进,即便是出来的数据改善,都可能是假的;医生、患者、医院、社保,医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在人民切齿痛恨的三大敌人:1、贪官污吏,他们不但疯狂贪污受贿,挥霍公款,还把党的利民政策统统变成了为个人和利益集团谋利的工具,搞得民不聊生;2、各类医院。百姓有句流行语“医院医院,医完医完”意思是,只要一进医院,把你的骨髓敲完;3,各种奸商,假冒伪劣,骗人价格充斥着人民的衣食住行,遍及一切消费领域。人民在这三座大山的下生活越过越艰辛。
我们呼唤信仰,我们呼唤良心,我们呼唤人性的回归!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改必须阳光下进行,必须从源头上动外料大手术,使之脫胎換骨,不然又是空话一场。
仅有决心不能解决医改问题,重要的是要敢于推进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