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镇化进程与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与对策
2010年12月22日 来源: 新华网重庆频道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09年重庆市城镇化率达51.59%,全年城镇化建设投入1906.12亿,2020年重庆城镇人口将达到2160万,城镇化率将达到70%。 因此,主动研究重庆城镇化建设对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分析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把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市场机遇,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显得尤为必要。
一、重庆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和城镇化率均得到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1.4%,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3%,两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近年来,重庆市按照"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要求,突出抓好"五个重庆"、统筹城乡、内陆开放、深化改革、振兴区县、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一是统筹城乡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二是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强大产业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建设"五个重庆"。四是全方位推进内陆开放,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着力打造西部一流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大通道,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搭建对外开放服务平台,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走出一条内陆开放的新路子。五是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政策歧视,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支持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租赁、担保、信托、小额贷款等新型金融机构,继续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计划,出台资本金扶持、财税支持和融资担保等政策,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基地,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蓬勃发展。六是加快"两翼"发展,有效培育小城镇。完善"圈翼"互动机制,增强"圈翼"对口帮扶实效,加大市属国有企业支持"两翼"特色工业园区力度。
二、重庆城镇化发展战略带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
重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了相关产业加速发展,为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将有利于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有效提高同业竞争能力。
(一) 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条件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重庆2010年就要建成"二环八射"国家高速公路网,推动"一环两射一联"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开工渝黔铁路新线、渝万城际铁路、成渝城际铁路等项目,完成江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和黔江机场建设,推进寸滩三期、涪陵龙头山等港口建设,实施嘉陵江、乌江等重要航道治理和船舶标准化改造,提速建设轨道交通一、三、六号线及二、三、六号线延伸段等。这一大批项目仅仅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各种城市污水治理项目,重点大学、大型医院以及广播电视、报业出版集团等非生产性流通领域的高速发展,都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在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及加快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重庆城镇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为银行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银行的业务结构调整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重庆去年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完成工业投资1793亿元,引进惠普3600万台笔记本电脑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一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今年重庆还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升级的力度,预计到2012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销售值将超过4000亿元,软件产业的销售值将达到500亿元。这为银行业务发展和业务结构调整开辟了广阔空间,带来新的业务发展重点,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需要,如积极支持低碳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在支持重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实现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可持续集约型发展的道路。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来的发展机遇
过去10年,重庆已经形成几十个工业园区,目前,重庆又着力推动成立新的开放"平台",包括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出口加工区、两江新区以及北部新区、永川等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同时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方面下功夫。包括交通、城市配套、劳动力素质提高、金融服务业等方面,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吸引内外资金,去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40.4亿美元、内资1468亿元,分别增长47.7%和74.2%,而今年更是利用外资计划增长50%,达到60亿美元,争取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大量资金的集聚,为商业银行扩大规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的发展。
(四)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发展机遇
今年1月,重庆外环高速全面通车,市内环高速上的19个收费站被拆除,原1000公里的内环高速将变为城市道路,直辖市重庆进入二环时代,内外环之间的地段被规划为重要的居住区,将新增500多万人,形成二三十个20多万人口的聚集区。同时,"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加快,预计2020年一小时经济圈人口将达2200万人,其中主城特大城市面积将达2737平方公里。在这些新的人口聚集区, 住宅建筑业和相应的房地产业的资金需求会急剧增加,带动了建材、冶金、纺织、化工、商业、服务业等30多个行业的发展,政府投入城市配套投入也将大大增加。如沙坪坝区就将在大学城建设起一个城市CBD,并将这个CBD作为西部新城的城市功能区,为微电园、台商工业园、物流园提供城市功能配套,每年政府、高校、社会、园区的投入将达到40亿元以上,这些钱将重点用于这个CBD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扩大将对银行机构、公司、房金、个银等各项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五)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
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抓好中小企业发展,既可以通过上浮贷款利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也可以优化信贷结构,减少信贷集中风险和降低同业竞争加剧所带来的高额成本。在未来城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重庆国有经济将主动退出一些市场领域,政府也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倾斜,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将得到较大的发展机遇,力争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000亿元;同时,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市经济信息、资金和技术向农村的加速传递,一般加工产业向农村乡镇企业的辐射,乡镇企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产权明晰并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优秀民营企业和中小股份制企业都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居民需求上升带来的发展机遇
根据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09年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40元,增长1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20元,同比增长9.6%;2010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19180-19460元。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投资理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必然会对银行个人产品的销售产生拉动,促进个金业务特别是理财业务的蓬勃发展。同时在城镇化建设中,中产阶级群体将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也将不断扩展,对汽车、旅游及教育等消费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此外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对购置大宗生产和生活用品都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对银行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带来良机。
二、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重庆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种种机遇,商业银行要着眼长远,加快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以促进宜居城市、现代化城市、和谐城市建设为目标,通过银行业务转型满足城镇化发展的新需求,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水平,实现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
(一)支持城市发展中的基础设施新建和完善
商业银行要紧跟政策导向,结合经济复苏形式,建立对基础公共设施业务拓展的快速反应通道,增强市场竞争反应能力,对重点项目要成立营销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分支行联动,积极了解城市改造和旧房撤迁等的信息,抓住市政工程、水电、公路交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的融资服务。
(二)壮大客户规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商业银行要将夯实客户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实体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机会,积极营销各类账户,将资金更多投向持续向好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的实体经济,投向民生、涉农、消费等领域,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支持,积极营销电子信息优质项目,加大对水电、3G网络等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投入,支持一批优质涉农项目,开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壮大客户规模。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服务,提高产品的覆盖度和客户满意度,提升业务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快结构调整,拓展中小企业客户
商业银行不仅要扩大客户数量,夯实发展基础,更要调整行业结构和客户结构,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抓好中小企业市场拓展,既能降低同业竞争成本,又有利于分散风险,还能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因此,银行要加快中小企业客户拓展速度,做好内部流程优化,简化贷后管理,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在结算、汇兑、转账和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出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中小客户群体。
(四)加大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多元合作
商业银行要抓住重庆开放的机遇,加大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多元化合作,努力将合作从一般信贷业务领域向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要以贸易融资授信为重点,组建专业化团队,完善外汇业务联系人制度,密切关注当地外商投资项目和本地企业"走出去"信息,做好境外投资、上市等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挖掘IT产业集群等重点企业潜力,大力发展贸易融资授信、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DF)、境外机构境内开户、境外保函、供应链融资及代理清算等业务发展。
(五)加快服务渠道建设,提升个人银行服务水平
商业银行应积极适应一大批新的经济热点区域出现,加快服务渠道建设,强化网点布局,合理摆布网点资源,从构建物理渠道、拓展优化电子渠道以及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等三方面入手,针对客户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消费融资、交易结算等需求,不断完善差异化客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个人贷款、信用卡、电子银行等业务,积极向客户提供产品组合服务,努力提高产品覆盖度。
(六)加大创新力度,拓宽业务品种
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机构、人才、信息等资源,为重庆企业IPO及再融资、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信托等提供全面财务顾问、投融资顾问、资金管理等服务,提供托管和承销、资产转让等新型业务的服务。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也应加大个人金融业务自主研发创新力度,向客户提供金融咨询和个人理财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
(七)强化风险管理,优化改进业务流程
重庆城镇化建设为商业银行加快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市场在产生机遇的同时往往会带来相应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进行一系列业务流程和考核机制的改进,解决授权问题、激励问题、效率问题和内控问题,抓好风险管理,强化项目贷款风险防范,严格控制资产质量,以适应城镇进程深化带来的业务机遇和挑战。
(作者 刘小平 建行重庆市分行公关与企化部)
四大金融要素市场"聚首"解放碑 建设金融核心区
重庆城镇化进程与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与对策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