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化学锅底”何以“无的放矢”?


    

围剿“化学锅底”何以“无的放矢”?
盛大林 (12月24日新民晚报特约)

 
自15日南京媒体披露“化学锅底”之后,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的媒体都先后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化学锅底普遍存在。面对火锅市场存在的信任危机,22日中国烹饪协会回应称纯属谣传,但网友却认为这是“老子给儿子辟谣”。不过让人有些尴尬的是,时至今日也没有权威部门正式对其性质作出定性和公布检测结果。“这些东西真的太难检测了。”一位质检检测人员私下告诉记者,是否有害健康需卫生部门做相关实验。(据12月23日《扬子晚报》)

前两年,“口水锅底”曾引得公众的口诛笔伐;现如今,“化学锅底”又让消费者们闻之色变。如果说“口水锅底”只是倒了食客胃口的话,那么“化学锅底”则是威胁到了生命的健康。很显然,后者的问题更严重。

媒体说“八成火锅的锅底含有化学添加剂”,中烹协却在抽捡后说那种说法“纯属谣传”。于是,中烹协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网友“揭秘”说,餐饮企业只要交钱就能加入中烹协,而中烹协的负责人就是一家知名火锅连锁企业的老板……其实,上述情况没有一点儿秘密含量,因为所有的行业协会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行业协会本来就是各个行业企业的代言人,就像中消协是消费者的代言人一样——中烹协火锅专委会如果不为火锅企业说话,那才是件奇怪的事儿。所以,把矛头指向中烹协,委实树错了“靶子”。

冷静地想一想,眼下的舆论其实是无的放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们还不知道“化学锅底”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危害。公众一听到“化学”二字就认为它有害健康,只是基于常识性的推断,并没有科学的根据。其实,化工产品并不一定危害人体健康,比如眼下正备受争议的面粉增白剂,就有权威专家认为它对人体的健康无害。如果到头来发现“化学锅底”并没有什么危害,那么现在的群情激愤岂不是有点滑稽可笑吗?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围攻中烹协或者追究谁的责任,而是先对“化学锅底”进行权威的认定。自15日媒体披露以来,已经快10天了,“化学锅底”已经引得全国的关注,然而奇怪的是,任凭舆论沸沸扬扬,政府的有关部门却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法——各地的食品卫生部门都干嘛去了?“化学锅底”的鉴定到底有多难?

曾有报道说,由于检测食品添加剂成分的硬件要求过高,检查这一项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身为外行,笔者不知道这种检测的硬件要求有多高,但硬件要求高不能成为缺位的理由。地方卫生部门没有硬件,可以到国家卫生部门检测;如果需要,还可添置——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纳税人肯定愿意出这笔钱。

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是政府卫生职能部门的神圣职责。为了完全这样的使命,食品卫生部门应该像猎犬一样时刻监视着市场上的食品以及各种添加剂,一旦发现可疑物质,就应该立即组织鉴定,继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像“化学锅底”这种可能危害生命健康的食品添加剂,本来应该由食品卫生部门率先发现,但公众却是从媒体上得知的;而在媒体披露之后,食品卫生仍然无动于衷,这是不是一种失职甚至渎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