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一本安意如的书是在四年以前,见安意如第一面是在去年有路金波引荐,当然在人人网上安意如是我关注的两个主页之一。小女生写文字骗小女生不简单,但也就如此而已,而小女生写文字能打动老男人也真的是要功力的。我是安意如的粉丝。我以前爱读古典诗词,但不记也不背,所以藏在里面像煤矿,直到看到安意如的书,才觉得自己的煤被挖了出来。读她的书,让我想到为何一个残疾的女孩子能如此丰富地解读那些遥远的诗歌的心灵与久远的诗意空间,显然她有点历史的根底,但并不是真的靠历史的学问。我觉得是靠她宁静的内心对于那些诗心的观照,那是内在的小宇宙的能量,一种宁静的穿越与透视,是我们很多外在的对于天地见识所不能完全穿透的秘密,在这方面她的残疾也许正帮了她的大忙——安静下来,发挥她观照的优势。另外一个方面,安意如在进行二重创造,只是很多人的再创造看起来就是两张皮,而安意如的二次创造就很自然密接地镶嵌在原来的诗歌意境与故事里面,看起来浑然天成,这个应该是她勤奋的果实,熟能生巧的成就。
有一位北大的读者问了个问题,就是安意如丰富的言情来自何处,是个人体验还是对于古代事物的想象。我对于安意如的个人生活并不了解,但是我能理解她对于自己观照与创造的自辩,因为我在写作《调教》一书的时候,也能体会到未必经验才是写出通透文字的唯一素材。当然,我也需要说这其中也有才气的原因,我很喜欢安意如书中常常有的神来之笔,别人是学不像的。
这是一个偶像剧的时代,也就是说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需要唯美的景象与意境,这是安意如作品的心理市场。而安意如的解读能力不是来自于她的世故与对这个世俗世界的经验丰富,而恰恰相反,是因为她用天真的眼执着地回看那些久远的世界,也正因为这样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显示出一抹人心奇缺又触及内需的亮色,这也就配上了唯美需求的发育,也构成了与世俗世界的反差。在回答我的书与安意如的书的区别时,路金波说我与安意如是构成两重世界的代表,安意如代表的是诗意空间,我代表的是世俗空间。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我更愿意把这两者的区别定义为:安意如代表的是通俗生动的诗意,而我的则代表有意境与追求的世俗,就本身而论,距离也许没有大家想象得远。但要论美的境界,我自叹离安意如差的很远,而且心甘情愿地做她的粉丝。
昨日场景:与业务合作伙伴谈合作。下午在松声马场,录制醇享人生节目。晚参加东方皇帝号游轮平安夜活动。
今日推荐:今晚六点半将在厦门大学为同学们开讲,期待与大家见面。
今日小诗:
圣诞
圣音临江风,
暖情漾帆蓬。
此生尚余种,
不甘沦罪翁。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胡椒龙虾
包装的小龙虾仁一斤,自然化开后放淀粉少许、白胡椒粉和盐酌量,拌匀待用。起油锅后,放姜块几片,然后中火放入龙虾,炒五分后放料酒和砂糖少许,再炒三分后起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