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飞得好累


今天去看了“让子弹飞”,感觉好累。

 

姜文拍了个很好的电影素材,假如找个能人来进行剪辑瘦身,剪掉至少十分钟戏,剪掉至少五个角色,这电影应该可以成为里程碑。

 

那个扮演妓女的是谁啊?怎么上位的?没有潜规则吗?她不会演戏啊,凭什么找她?

 

刘嘉玲很棒,一看就是什么角色都试过,演啥像啥。

 

周润发不容易,差点被踩下去,还好还好,不逊色,也是亮点。

 

姜文用力过猛,拍得太全面了,太讲究了,太多心里话要表达了,看这电影就是累,跟吃了五块奶酪蛋糕似的,实在吃不下了,还得再吃。

 

那个结尾有必要吗?他老提浦东干吗?碉堡炸掉就电影结束不可以吗?难道非得看着那马拉火车奔向远方,非得跟开场遥相呼应,才能体会到姜文的良苦用心?

 

感觉姜文还是时刻担心我们电影观众素质太低,低得不能认识到他的伟大。

 

子弹打铁门那场戏,拍得好烦啊,其实就是那句对话,“只有门啊。”“就打门”,说完就打,加特效,打得漂亮点,就够了,再说什么都是废话。姜文打出个问号来,毫无意义地抻戏。

 

你抻得越长,电影院播放成本越高,每天播放次数越少,姜文不懂事。

 

葛优八岁儿子的那场戏,真的没看出来有什么必要。姜文应该勇于承认电影只是个娱乐,应该敢于创造单一脸谱、单一性格的人物,没必要煞费苦心地试图说明,葛优也是有着苦大仇深的背景的人,也是值得爱恨交加的人。

 

总之,这个电影厚重有余,娱乐不足,固然是个精品,但仍嫌太腻,感觉是小孩轮大锤,抡是抡起来了,却并不轻松,时刻担心孩子伤着自己。

 

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