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市场关系


    市场交易的是两类东西,生产类的产品和非生产类的货币。而目前全球交易市场的特征是生产类产品遭遇瓶颈,而货币类产品更加扩张,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特征是货币刺激和维持交易量和上市公司业绩,生产产品对市场的贡献不如货币供应对市场交易的贡献。

 

    很显然,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是市场交易量的维持者和大多数上市公司业绩的支持者。

 

    按照伯南克的反危机理论,市场交易是由商品交易和货币交易形成,当商品交易萎缩的时候,市场交易要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就只能靠扩张货币交易,以维持金融交易市场的稳定;金融市场的牛市可以将私人债务国家化,国家债务国际化;货币交易扩张,使国民有更多的钱来消费,同时,通过美联储购买国债可以长期压制政府举债成本并直接萎缩国际债务,维持低利率从而保证甚至提高美国国民的负债能力,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消除失业率和增加总消费。美国这种政策在2010年获得相当的成功。

 

    伯南克的货币扩张政策达成上述目标,几乎不受其他国家的政策的影响是由于国会、政府和信用评级机构、投行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同时,其他国家和货币也要作出相应的配合才能实现。这里的关键是决定美元的汇率的决定性因素:全球资本风险偏好的控制

 

    而在货币宽松与市场交易量之间也存在一个关键的因素:市场交易量与基础货币量之间相比得到的杠杆率

 

    风险偏好与杠杆率之间存在决定性的联系。风险偏好可以持续地扩张杠杆率,而风险厌恶则萎缩杠杆率。

 

    美国的成功不在于美联储的货币宽松,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美国利用媒体、评级机构和投行成功地控制欧洲市场的风险偏好促进欧洲市场杠杆率萎缩,从而打击欧洲市场的交易量,带动一系列的企业和市场预期危机再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是伯南克危机理论的相反运用。同样的实践,美国通过军事威胁制造经济环境的动荡,打击中国及周边亚洲经济的风险偏好,一样可以达到制造欧洲危机这样的效果。

 

    而在控制风险偏好和市场杠杆率问题上,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就做得没有美国那么老到和娴熟,所以,享受的好处自然就没有那么多,危机比美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