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下疯狂造假酒原来“监控”是只“死猫”?


    

摄像头下疯狂造假酒原来“监控”是只“死猫”? 刘效仁

在昌黎县,用水、酒精、香精、色素调制出来,甚至不含一点葡萄原汁的假葡萄酒,在质检部门安装的监控摄像镜头下,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在嘉华酒厂一年就能销售240万瓶假冒的名牌葡萄酒。一些葡萄酒厂的老板造起假来似乎已经没了什么顾忌,甚至对记者说“我都不怕你怕啥”。以至于当地催生了一条造假酒的产业链。等央视曝光后,地方监管机构才匆忙来到现场,据称国家质检总局赶赴当地调查。质检工作人员坦称,“那个摄像头是能看到生产,但是他们在生产什么我们看不到”。原来摄像头成了一只不会捉鼠的“死猫”。(20101225日京华时报、24日央视网《焦点访谈》)

按照我国2003年公布的《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规定:葡萄酒必须用100%的葡萄原汁,经过发酵酿造而成。由于葡萄酒精含量低,早就成了公众佐餐保健的好饮品。或许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竟然成了不法商家制造假冒伪劣的重灾区。可看了央视的现场报道,还是超出了笔者的意想之外。假葡萄酒居然可以不含一点儿葡萄汁,全靠水和各种添加济混合而成;一个小小的厂居然一年就能生产销售240万瓶假酒;工人们就在质检部门的监控摄像头底下,居然毫无顾忌地“灌装”着假冒的名牌葡萄酒;印刷假冒的名牌葡萄酒包装和标签的公司居然做了十几年“没有出过什么大事”;一个公司居然注册了三条(生产)线,“野力是做品牌的,卡斯特(公司)和这更好(公司)是做贴牌即假冒的”---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技术委员会教授黄卫东认为,这些假葡萄酒由于不规范的生产,更容易造成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甚至一些有害物质的进入,它会引起消费者头疼,心率的不正常,甚至致癌。从某种意义上说,饮用这样的假劣葡萄酒无异于“服毒”。然而,从各种勾兑原料到假商标、假包装,昌黎县及周边居然已经形成了一个造假酒一条龙的完整链条,最终出炉的假葡萄酒经过批发,再销售到零售市场,利润居然相当惊人---越是如此,越是对消费者危害深重,罪孽似乎也越是深重。

一切竟然都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疯狂地进行着。质检部门虽然安装了监控摄像镜头,却无人监控,成了聋子的耳朵。正因为质检部门并无实事求是,依法监督之意,却有哗众取宠,贪污枉法之心,才激活了造假者邪恶的计谋。以至于监控镜头倒成了对外遮人耳目的保护伞。对于一些企业“一女数嫁”的注册方式,工商机构未必不知情。即使不知情,但对于当地葡萄酒5-10元一瓶低端市场的行情也当知情,包括当地的食品卫生执法部门,何以未能依法查处,对疯狂造假的酒厂何以未能依法取缔?

读者可以发现,我多次使用了“疯狂”字样,但仍不足以表达当地不法厂商肆意造假的“疯狂”罪恶?但同时也无以表达当地职能部门的“疯狂”不作为!难道造假已成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受到了“疯狂”的庇护?抑惑监管者与造假者成了利益共同体而狼狈为奸,最终导致了公然造假一路疯狂裸奔?就像三聚氢氨的泛滥成灾,就像苏丹红、瘦肉精等的猖獗,早就让国民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风声鹤唳。前不久,英国RSA保险集团发布了一份全球风险调查报告显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赫然排在国人“最担心的风险”的第二位。(10-22中青报)而每一次的公众健康事件背后,都有职能部门不作为,失职渎职堕落的身影!

中国百姓再折腾不起了!可我们拿什么拯救疯狂造假,视公众生命健康为儿戏的不法商家?又拿什么拯救肆意不作为,充当了罪恶保护伞的职能机构?

http://news.sohu.com/20101225/n278502294.shtml

http://news.sohu.com/20101224/n278484539.shtml

通联:安徽省砀山县道北东路45号刘效仁,235300,电话,05578095386办,[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