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447
南方科技大学自发文凭 邹蓝
南方科技大学筹备中现在觉得没有了上级批文批准设立以及相应的级别和编制委员会给的人员编制,跟教育口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兼容性很成问题。
现在弄到朱清时校长打算自己发自己的文凭,不管袁贵人的系统怎么看怎么办了。
朱清时决定如此干,想必有他的底气:学生质量好,到时市场认了,国际的大学认了,你贵人不来认也无所谓。
招生也不特别偏向深圳本地考生。在初期打名气不是不可以。但是长了之后,国立大学面向全国,州立大学面向全省全州,市立大学面向本市,这个经费来源决定,一所高校肯定有招生偏向的。否则国家议会,州议会和市议会怎么批准拨款让非本地纳税人来享受本地纳税人的钱?
这个是朱清时要考虑的问题,但不是现在。他现在马上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不顾袁贵人系统的框框前提下,降低本校学生和其家长的风险。万一弄了张南方科大的文凭,除了深圳本地的之外全国各地公私部门都不认,怎么办?
现在有上千学生及家长奔到深圳来参加报考方面的会,这表明家长和学生,对于有院士头衔的教授来授课的南方科大,是认的。这也表明,他们对于现行教育方式,也只是在没有选择的前提下接受。只要有了选择,他们是不愿意接受现行教育方式的。
但是南方科大,以理学为主。除非是工程学了得,而理学,毕业后的出路很狭窄,除了急需深造读到理学博士,否则就业很麻烦。只有工程学科,能立竿见影地看出,南方科大的教育水准。可惜南方科大重的是理学,而不是工学。
以前李政道先生在改革开放之初搞的CUSPEA中美联合物理学什么计划,除了最早的几个,后来都不搞物理了,就是胡祖六,也在这个项目中出去,最后还是学了金融。
再有,即使学业真不错,继续攻读其他院校的硕士时,没有袁贵人认可的文凭是否能报考也是问题。因此,未来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或者深造的风险,朱清时教授要看清楚了。
我的看法,家长愿意投新教育改革一票的,也要考虑清楚。孩子的4年一过,要弥补回来是不可能的。朱校长已经考虑到这点,让深圳财政给他们提供奖学金生活费并减免学费而降低了上学时的财务风险。
我的建议,真心向学而且优秀,因家族财富原因,孩子未来就业不用多担心的,不妨投考南方科大。比方富二代富三代中学习和人品都优秀的,即使将来就业难,自己家族也能让孩子生活无忧者。
这样,万一朱清时打不过袁贵人,孩子学到真学问而因为小神仙与大神仙打架而输了,自己的前途也不会因此而黯淡。因为家族已经为他担保了而不会有严重的社会后果。
如果指望这个孩子飞黄腾达来中兴家族,万一文凭得不到普遍认可,那么整个计划都完蛋。因此这样的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来冒险。
好在一旦正式招生,只需要4年就可以见效果:4年上毕业生出来,优秀得呼啦啦几乎都进了现在体制内和院校的硕士计划,或者进了欧美知名院校的硕士计划,那不用说,这就是成功了。如果不去深造,南方科大的工学学士也能在实习的企业中获得好评并得到毕业后就业的offer,那么这也算是成功。
到那时,社会认了,袁贵人不认,那他就不是贵人,而是罪人。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天价教授和高昂代价培育出的还是书呆子,那么南方科大就直接合并到深圳大学就算了。
而且还不一定就是院士授课就一定好的。厦门大学引进师专毕业生谢泳任教授就是一个反证。
我希望南方科大尝试成功,但也不是希望大就一定成功的。要如此,房价就不这样了。
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