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南合作都是赢家


    中国汽车业最大的重组,上汽和南汽的合作整整走过了3年,两个企业能不能实现1加1大于二的效果?一直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前不久,上汽向媒体通报了上南合作的成效:上汽董事长胡茂元说,上南合作初见成效,全面合作,融为一家,上汽不仅完成了3年扭亏为盈的目标,而且在南京投资60多亿,建成了有30万产能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为今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原南汽董事长现跃进集团董事长王浩良认为,上南合作的结果是双赢,帮了上汽,救了南汽。
    中国在飞速发展成为汽车大国后,尽快实现产业调整,进而向汽车强国迈进,是中国汽车业的梦想,但汽车业零散分散的局面一直困扰着企业,3年前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同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汽和南汽完成了全面合作,即南汽整体并入上汽。上汽接收南汽后,以“融为一家”为指针,以文化融合为先导,逐步消除了两个企业在价值观、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生产经营方式打破原有界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研发、统一采购、统一制造、统一营销”的五统一原则,实现了人财物的充分融合。2008年,上南合作走过了“百日整合”执行年,度过了2009“抓项目、降成本、提质量、保发展”打基础年。才迎来了2010年“南汽经济效益根本好转年”。
    上汽先后投入60多亿元,对原有南汽的企业进行了平台化的改造、兴建了新的生产基地。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吸纳原南京菲亚特资产,企业盘活,2008年当年整车产销4万辆、第二年翻番,2010年产量接近13万辆,成为上南合作后见效最快的企业;南汽生产自主品牌的浦口基地经平台化改造后,不仅使名爵有了后续发展车型,还兴建了二期工程,2010年4月荣威350和新型节能小型发动机如期投产,浦口基地的产销近5万辆,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南京依维柯融入上汽管理体系后,发展迅速,利税3年增长近1倍,2010年销售整车11万辆;上南合作后以原南汽非整车资产、业务和人员重组新建的东华公司3年就开始盈利,成为系统化、模块化的零部件直接供应商。
    上南合作3年,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企业利税、员工收入大幅提高,上汽宣布在“十二.五”期间再投入·100亿,使南京基地形成100万辆的产能,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带动1个零部件和汽车服务贸易产业基地。
    回顾上南合作,不可否认是强弱的联合,当时的南汽,除了依维柯好些外、主产品品种单一,南京菲亚特遇到麻烦、资金短缺,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恰逢如日中天的上汽急于扩大产能、又想弥补自己的短腿—商用车,因此有人撮合,一拍即合。合作的基础是双方都有需求。上汽在整合中能够尊重对方,以礼相待,注重思想文化感情的交流,以大局为重,坚持信任和谦让,固然是成功的关键,但南汽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不以企业成败。而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中国汽车业的全局为考量更是让人钦佩。如今中国汽车业虽然连年稳定世界第一,但离汽车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企业、品牌、产品繁多分散仍是制约汽车业向高目标冲击的障碍,由于地区分隔造成的利益关系,企业调整重组困难、阻力重重。上南合作初始,当南汽董事长王浩良主动提出全面融入上汽、南汽职代会票表决通过后,还有社会舆论指责南汽是“叛徒”,但王浩良看得远,南汽与上汽合作,即可使企业重生、3万员工前途无忧,又可使长三角汽车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出现一个规模大、竞争力很强的国有大汽车集团,他说,只要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促进中国汽车业有大变强,背骂名也要干。这种大度和远见是中国汽车业在调整和重组时最宝贵的东西。
    事实也证明了,上南合作,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