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新态势2


从贸易量看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出口虽然有波动,但总量攀升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为2003525万吨,20041078万吨,20051278万吨,20061597万吨(占中国年总进口量的11%)。石油进口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2007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数量有所下降,比2006年下降9%,总量达到1400万吨。成品油,特别是柴油对华出口增长迅速,比2006年增长四倍,总量达到2300万吨[1]
20071122俄罗斯铁路公司副总裁萨尔曼·巴巴耶夫向媒体表示,2007年经铁路向中国供应石油900万吨,而2008年将下降2.2%,减少为880万吨。目前,中国只能通过铁路运输进口俄罗斯石油。如果联邦输油管道垄断集团(TRANSNEFT)完成西伯利亚-平洋管道铺设工程,中国和亚太地区将能从俄罗斯进口更多原油。
此前,中俄石油贸易一直为运输能力所困扰,但2007年成为首要问题不是运力而是价格。1113,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奇普拉科夫在温家宝总理访问莫斯科成果及中俄经贸关系前景发布会上说,俄罗斯原油出口中国数量下降的症结在于经济利益和价格,而这只能取决于两国公司的谈判结果。由于石油的价格上涨非常快,中国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就新的定价模式进行了很久的谈判,但是目前为止没有达成一致。200511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在政府框架下签订长期石油供货协议。中国石油一次性向俄罗斯石油公司支付60亿美元,俄罗斯石油则保证在2005-2010年间共向中国输出石油4820-4860万吨。据统计,截至200711月初,俄罗斯石油公司已供应了其中的2070万吨。俄方要求提升协议中规定的石油价格,或者降低协议规定的石油出口总量。中国石油方面更倾向于前者,新的定价机制还在讨论当中。2007年石油进口量的下降,不能排除俄罗斯石油公司有意在新定价机制确定之前,将石油出口量维持在已经交付的60亿美元框架之内。而不断上涨的石油关税更会对双方正在进行的谈判形成新的压力。除了尚在谈判中的油价之外,中俄原油贸易的运输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目前承载中俄石油贸易大部分运输任务的满洲里铁路已经达到饱和。俄罗斯铁路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补充铁路线路,完善口岸设施。后贝加尔-满洲里铁路的复线工程也已经完工,并已于111投入使用。铁路石油运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望提升到每年运输1500万吨。但遗憾的是,目前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石油量还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水平。
虽然2007年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量出现了下降,但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住。考虑到中俄目前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石油贸易还是有望达到两国元首预期的每年3000万吨。俄罗斯向中国进口石油的比例最终会提升到中国进口总量的20%左右[2]。另外,如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亚洲的出口量占到其出口总量的20%—30%,那么就可摆脱对单一进口商的依赖,在与欧洲就新的天然气项目进行谈判时,立场不仅可以更加坚定,态度不仅可以更加强硬,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释放西方对俄罗斯造成的能源压力。可以预见,随着中俄两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和经验的积累,俄罗斯向中国的供油、供气规模会不断增加。


[1]中国增加进口俄罗斯石油存不利因素[N]. http://kbs.cnki.net/Forums/72252/ShowPost.aspx2008-01-08
[2] 王晓明.中俄原油贸易量下降11.3%[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