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接触的广播
晚上就后回家,出租车上的广播里说,今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70年。
不过,广播在中国的历史,可不止70年了。
溯源中国的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人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广播电台,是无线台,以音乐娱乐节目为主。
1928年七月,南京开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这是国民党官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创建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新华广播电台迁到北平,同年12月5日。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70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啊。
但广播,如今可不是古来稀的样子,
那是真正的老树新芽,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春。
似乎,广播在中国的两个春天,我都赶上了。
我小时候,电视还未兴起,但农村里到处都架设着广播喇叭,
这广播喇叭是有线的。
村口路上,是一个大功率的高音喇叭,一广播,周边好远都能听到。
家家户户,至少,在我们那儿,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小的广播喇叭,还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
一般而言,每天早上,中午,傍晚,广播喇叭都按时报到。
尤其是村边的大喇叭。
早上最著名的节目,不外乎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这节目一听就很多年。
直到1990年代后期,我从大兴坐车到东四上班路上,偶尔也还会听一下这个节目。
我所知道的与有线广播相关的一个悲剧,是那个可怖的时代的。
小时候,我们附近一个村子的农民,起早干活,
广播里例行公事,播放着“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
他老人家正赶回家,一听,顺嘴也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
不过,从他嘴里出来的时候,不小心变成了“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烂豆腐浆”。
被人举报,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
小时候这个故事,印象至深,而且还觉得应该判。
那时少不更事,看到他们家人,还讥嘲“现反”。
后来出狱,我还见过他,现在应该还安好吧?
不过,那时,产品质量比较差,喇叭瘪声的时候比较多,尤其有线广播。
除了有线广播,文革后,条件好的,还有了无线广播,偶尔,还有短波,能收到敌台。
比如邓丽君。
我们村有几个时髦的人买了收音机,或者是陪嫁来的,俗称“五灯机”。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已经不知道了。
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收听无线广播,是好多人,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收听的,主要是听刘兰芳的评书,听相声。
上大学之后,我省吃俭用,买了台常州产的星球牌收录两用机,广播主要听小说联播,那个时候,人人争听平凡的世界,听今晚八小时,听电影录音剪辑,偶尔,也会听听美国之音,名为练英语,实则是想听稀罕。
后来,还有英语歌曲为主的调频easyfm,好像是跟澳大利亚合作的,不知现在这档节目是否还存活。
那真是中国广播的一个黄金时代。
虽然,在欧美国家,电视已然崛起。
后来,随着电视的兴盛,广播渐渐离开了我的生活。
直到经常打车之后,方知广播已经再次复活了,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
当然,当时开始牛逼的,似乎不是央广,而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台和文娱台。
我印刷学院一个老同事,郑萍,似乎也是在那个时候,去了这两台中的一个。
不过,那个时候,广播已经离我很远了。
我的生活中,除了报纸杂志图书,就是电视了。
后来又听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交通台,又特别牛逼,因为大家都用车了。
06年还是07年,中国国家地理最美中国专辑在亦庄举办百万印量的仪式,其中女主持就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北京交通台的小姑娘,开了辆大陆虎!
什么叫趋势,潮流?这就是。
我坐出租车,或者自己开车,偶尔听一下北京台的贫嘴,有时也会心一乐,这帮家伙,怎么便排出来的!
现在我们中国周刊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有合作,我们的采编人员,经常会参加他们的节目,而且效果还不错。
一龙参加了两次,每次做完节目,他远在其他地方的同学都会跟他联系,说在电台里听到他的声音了!
虽然新媒体甚嚣尘上,但广播这个老派媒体,不仅没死,反而获得了新生。
一帮耍贫嘴的小屁孩,竟然开创了一个大局面!
不服不行。
这也是时势。
谁又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