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54)


               展开同外商的接触

     在冶金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工作中同外商接触。将改造要求摆在他们面前,由他们提出改造方案,提出应采用的机电装备,确是明智之举。

我们先后邀请了三家外商到自动化所来交流。他们是:美国西屋公司、加拿大一家设计院及日本横河公司。

    我们出的题目是鞍钢半连轧的现代化改造。因我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我们的邀请得到了外商的积极反应。

 

    请外商来对这个改造项目进行技术交流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

 

    西屋公司推出了他们开发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它可用于实现每个轧线设备的自动控制。其性能灵活,适应性強,功能强大。为取代各种逻辑控制器件的新一代电子自动化控制器件。西屋公司有几个不同挡次,功能从低到高的PLC采列产品。

 

    武钢一米七宽带钢热连轧机自动控制系统中所用的自动控制器件为各种逻辑控制器。时过仅几年,就已被PLC所取代了。这表明自动控制技术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更新换代的趋势。

 

    在交流中,西屋公司提出了一个在鞍钢半连轧改造中,全轧线采用数台PLC即可实现轧机自动化控制的方案,使我们开了眼界。

 

    加拿大这家设计公司的专长为轧机机械装备的改造。我们三人陪该公司的工程师到鞍钢半连轧现场进行了调查。他们实地测量半连轧精轧机组的机架结构后提出了对轧机压下机构改造的意见:更换压下机构的电机及减速机构。加大电机功率和将蜗轮减速机改为正齿轮减速。具体参数需在签订合同,得到鞍钢半连轧全部生产数据后再设计确定。

 

    这次交流会使我们肯定了我们原已确定的半连轧各机架压下机构的改造意见。

 

    日本横河公司在实地考察了鞍钢半连轧厂房及轧线布局后,提出了一个电气设备,包括高低压供电设备及自动控制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其中亦提出了采用PLC控制的原则,但无PLC的型号及性能。

 

    三次技术交流会的收获很大,结合我们已对更换精轧各机架及增设低惯量快速反应电动活套的了解,我们和鞍钢对今后如何改造鞍钢半连轧已有了明确的技术大方案。

即:1、用PLC作为改造后的轧线自动化控制设备。

       

    2、轧机压下机构的改造原则:加大电机功率,用正齿轮减速代替蜗轮减速。   

      

    3、连轧机各机架均需更换成刚度高,能按装大吨位压磁测压仪的新机架。

   

    4、连轧机组各机架间增设低惯量、快速反应的电动活套。

 

    因鞍钢半连轧生产任务重,不可能停产进行如此彻底的改造。我们也明白,只有在鞍钢建成第二套现代化宽带钢热连轧机后,半连轧的改造才能提上议事日程。

  

    2008年,我在单位离退休部组织的旅游时遇到了多年未见的陈洁方工程师,我知道他是从攀技花钢铁厂调到自动化院的。交谈中、我得知他曾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他还告诉我:他参加了鞍钢半连轧的改造工程。看来鞍钢己实现了它等待多年的半连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