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6《京华时报》
日前,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本公司于12月4日收到金岩石先生的辞职申请,公司接受其辞去首席经济学家的申请。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证券从业人员的辞职或离职现象本很平常。只不过,此次金岩石的辞职,显然更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事实上,自媒体报道了美国华人跨国追债丑闻之后,金岩石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后,随着其七年前在美国被禁入证券业、在美国执业真相以及可能因为逃避“24个月特别监视”而被禁止在美国证券业从业等“新闻”的持续出现,媒体的挖掘不断深入,“内幕”被越曝越多。尽管期间金岩石也澄清过,但效果甚微,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金岩石还是选择了辞职。
金岩石到底是否存在上述丑闻,或许其选择辞职已经给出了答案。金岩石从此前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到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再到12月4日提出辞职申请,个中至少有几点值得深思。其一,拥有美国国籍的金岩石在国内证券公司任职前,相关券商是否对其进行过从业经历、诚信状况、为什么会到中国来发展等多方面的详细调查。其二,美国华尔街闻名天下,其证券从业人员是否会因为华尔街的“光环”而掩盖了隐藏着的瑕疵,进而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进一步讲,对于美国华尔街及其相关人员,我们还有必要像原来那样顶礼膜拜吗?其三,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在我们看重其执业胜任能力与水平的同时,是否更要注重其执业操守与诚信问题?
联想到A股市场,在诚信问题上,诸多证券从业人员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比如,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为了扩大会员,其相关人员通过承诺高收益等多种方式拉投资者“下水”,并导致投资者产生惨重的损失。新股IPO时,券商相关人员推出的价值投资分析报告极尽吹捧之能事,以图吸引投资者关注与高价发行;保荐代表人在新股保荐过程中没有做到勤勉尽责,本质上是其抛弃了诚实守信的原则。另外,少数基金公司出现的“老鼠仓”现象,其实也是某些基金经理丧失了诚信原则的表现。
《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第六条规定,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维护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合法利益,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维护行业声誉。笔者以为,证券从业人员更要讲诚信,这不仅是市场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是这个行业最起码的要求。证券从业人员丧失了诚信原则,市场与法律法规就不会“尊重”你,北京首放的汪建中就是最好的例子。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0-12/06/content_609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