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forgettable Lecture At BS


终于得到同意
可以去旁听商学院Business Sshool的MBA项目
(毕竟我是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生)
也就是我前面提过的那个
关于中国的研究课题
像这样 完全以第三方视角
看自己的国家
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一趟下来  感触还是很多  
有兴趣的话 耽误几分钟
下面听我 细细到来


对于了解中国目前状况的人来说
任何有关这个国家的研究都不会让人惊讶
不过我感兴趣的是述评中提到的这么一个问题
中国的崛起怎么影响世界?
13亿的庞大人口规模与10%的超常经济增长的结合,
意味着中国对任何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仅影响它的人民,而且影响着全球。


实际上,在近1小时的项目集中讨论
从他们的言辞和发言中 不难看出
在现在的发展中国家
除了印度人自己之外
似乎只有中国人一样地拥有这么强烈的发展愿望
希望有更好的工作  更好的房子和车子
相信明天肯定比今天好
而作为一个和中国及其相似的国家
他们希望知道作为中国人
我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
照这样的增长的方式和增长速度
中国将以一种完全不同的
未成有过的方式去影响世界
简单说 就是 基于人口的放大效应
任何数字 乘以 中国人口 一定是 天文数字
(怎么好像看自己事后的翻译 感觉比临场说的时好


就现在回想起来
仔细回顾自己说的
我并不认为我说的肯定对
但是我相信这个说法的逻辑应该是没有问题


似乎在印度人眼中
中国的成长
几乎仅仅取决与我们自己的增长意愿
在描述中国时
出现频率最高2个词
就是  Amazing  Inconceivability
因为我们的就光算出口
就接近印度一年的GDP
是不是  很可爱
把我们想的太神了


不过还是有些事
不得不服气的

他们被这些发生在报纸上的那些天文数字惊叹的同时
也做出了客观深入地分析
绝大多数的天文数字还只代表中国沿海地区
我们也和他们一样还有绝大多数人
过着一点也不富裕的生活
毕竟中国的崛起
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实现的
几乎在场没有人 包括我自己
愿意相信这样变化是可以长久维持下去的


说到收获
我发现一个我一直没怎么注意到的事情
同样作为一个有10亿人口的大国
有意思的是
绝大多数对印度有些了解的中国人
对印度6%的经济增长并不以为然
在帮他们准备材料的时候
我发现
他们使用非常不同与中国的“生产函数”
(因为这方面我自己也不了解
      翻译过来大约是这个意思)

他们告诉我
印度发展其实比较像美国的模式
虽然GDP只有我们的一半
但是 其大半的经济输出来至 信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
而不是 我们常说的 人口密集型的制造业

就我自己感觉
这也从某种层面上解释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印度未来发展的空间就比中国大
因为我们是“世界工厂”
而人家是“世界办公室”
看起来
世界尚未为我们的经济崛起做好充分准备
但却有利于他们的增长

莫名地 紧迫感
感觉 挑战就在眼前

Good Night !

Amazing China            Nov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