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10-12-06/013721586461.shtml),综合新华社电 昨日,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同时举行,全国百万人参加考试。这次公务员考试前,社会上再次热烈争论起“公务员热”的是与非,甚至有人说“公务员热”会阻碍中国的发展。您怎样看待“公务员热”?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务员招考只会促进国家的发展。聂生奎:因为我们采取的方式是集中考试录取,报名自然就会集中,也就是所谓的“公务员热”。举个例子,如果让电力、通讯、金融行业的所有大企业集中起来招聘人员,报名人数肯定也会超过百万,录取率可能比公务员考试还要低。我们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就是给所有人以公平竞争的机会,确保把优秀的人才招进国家机关,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这只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何谈阻碍中国发展呢?
对于有关领导的看法,我是非常支持的,国家设立公务员考试就是为了为国选材,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决不是为了阻碍国家的发展。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个人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具体操作上,却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倒退。首先,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定位是存在问题的。因为考试是要有定位的,究竟是资格考试,还是选拔性考试,应该是有定位的。从朴素的理解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应该是一个资格考试,评价候选人是否达到成为公务员的能力就够了。所以,只要设定一个及格标准就可以了,就象职业医师资格考试或者其他从业资格考试就可以了。只要有资质就可以了,而录取与否与成绩的高低应该无关。但在操作中,我却总是看到“笔试第一”等排名性的选拔性考试的理解。这种定位的模糊,就造成了导向的困惑。结果可能导致我们的公务员出现“高分低能”,甚至“高分无能”的问题。第二,我认为,我国推出公务员考试,是为了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其注重的是素质,而不是分数。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已经把本来的素质教育搞成了应试教育,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第三,我认为评价一个人,应该在学习中评价,在培养中评价,应该是一个过程的评价。而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只是一个点的评价,就可能会存在问题。第四,就是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水平实在是无法评价。例如,有人认为的“最新鲜的还是今年的申论首次突破了以往的硬性公文体,还要求写文案,要求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并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其实,类似的工作完全可以委托商业公司运做,根本就不是公务员的必备素质。而一些关于军衔和地震常识的题目其实都是考记忆力,一点深度也没有,是无法实现为国选材的目的的。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识到,一个人是无法掌握全部知识的,因此,在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基本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应该注重过程的学习,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强调和突出终身学习的目标和能力。就连我们的党中央都提出应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团队学习、深层研讨,继而实现自我超越,永葆活力。因此,选拔和培养公务员,必须突破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更应该体现团队学习的精神,因为公务员是国家的执政机构的基础,不许能够理解和遵守团队的纪律,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不会减退。公务员选拔必须为此服务。
因此,我建议改革公务员的考试制度,应该把其定位在一个资格考试。同时,我也提议,给所有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可以办一个公务员专业或者学校,专门培养他们,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考核和选拔公务员,这样才可以实现过程性的选拔与培养,而不会象现在这样一锤子买卖。这样才可能更有利于我国的发展。
对于公务员考试制度,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有关评论也应该厚道,同时,我也希望有关机构和领导,对批评和意见,应该理解和虚心,不要抵触,毕竟,有批评才能有发展,有意见才能有进步。公务员考试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这也是党中央对于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的最好体现。
我更认为,公务员考试中,其实非常欠缺的是一种对于宽容和谐忍耐冷静的人的修养的考核。我们的有些机构的公务员,对于批评意见,根本就是听不得,甚至连小学生做的实验,都上来就说“不科学”。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而目前公务员考试缺的就是对“修养”的考核。而修养不是考试出来的,而是教育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办教育的目的。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