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双雄”异动背后主力的真实意图


  从最近市场的表现来看,大盘在2800点年线附近缩量震荡整理构成了近期市场的主流走势,市场的多空双方进入了一种平衡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市场多数资金选择观望,从最近股E通所提示的资金流向来看,虽然机构大户资金有适度的流出,散户区有所流入,但从累计的资金流向来看,市场正逐步趋向于稳定,市场整体呈现出的震荡徘徊特征就代表了多空力量的平衡态势。但与此同时,也往往意味着市场多空的力量将时刻发生转变,市场在等待时机的转变,这包括消息面、政策面、外部环境等的转变都将引发多空的失衡,引发指数地上涨或是下跌。目前市场虽然短期趋势有所走弱,但是整体的大趋势并没有走坏。

 

  最近市场关注的焦点就在于“货币政策”。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但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虽然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推动之下经济开始回升,但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引发了物价的上涨,可以说通胀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在PMI指数的连续回升表明经济已经明显好转的前提之下,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也属正常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刺激经济的成果,又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因此,货币政策从“宽松”到“适度宽松”再到“稳健”是一个正常的回归过程,自然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并不会太大。

 

  从目前股E通所提示的行业板块的资金流向来看,银行板块资金流入靠前,券商、有色金属、保险、煤炭石油等板块也有资金适度流入,市场的热点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向,因为自10月启动的行情有三条主线:通胀背景下的机会;本币升值的机会;周期性行业的复苏机会。目前这三条主线没有完全退出,今天市场的资金流向也依然围绕这三条主线展开,市场的主流动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尽管有分析指出,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会对银行股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个人认为这仅仅只是暂时的现象,从整体格局来看,中国经济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银行股的增长依然能够超越GDP的增长,况且目前银行股的估值普遍较低,处于历史低位,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银行股的后市依然有一定的机会。

 

  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前期美元指数出现了一定的回升,最近美元指数有所调整,也刺激了有色金属等资源股的活跃,目前来看,美元贬值的过程并没有结束,依然处于向下的大趋势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原材料的价格也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如果美元贬值的大趋势仍会延续,那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具有一定的回升空间。

 

  今天盘中“石化双雄”的再度异动,在“石化双雄”拉升指数的同时,中小盘个股却是全线下跌,“石化双雄”的拉台难道真是主力在掩护其他其他个股出货?“石化双雄”代表的是一批大盘股,大盘股的上涨往往需要更多的资金参与,在资金相对有限的背景之下,资金的挤出效应必将导致中小盘个股与大盘股的“翘翘板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石化双雄”前期涨幅不大,目前的估值依然有一定的优势,相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普遍估值在60-70倍左右,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市场的格局也许正在发生一些改变,投资者正在逐步向估值洼地转移,追求稳定性将是更多市场参与者的选择,投资者也要注意一定的风险。

 

  包括新能源板块、医药、酿酒食品等板块,自去年以来被反复炒作,估值普遍较高,尤其是投资者对于目前行情并不是很有信心的背景之下,规避风险依然是比较理性的选择,新能源板块虽然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资金面的流出已经代表了调整的方向,投资者要注意一定的风险。上世纪90年代网络科技股的泡沫破灭警示我们,在概念炒作的方面一定要有极强的分辨能力,其中绝大多数注定是失败的。目前的新能源板块也是如此,虽然新兴产业规划反复提及,但是真正基本面扎实的个股为数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盲目炒作并不理性。

 

  综合午盘市场的整体表现,虽然盘中有一两波的上涨,但量能依然缺乏,并不足以推动股指持续上涨,而在下跌的过程中,做空的动力也并不是很强,显示出市场依然处于震荡整理的格局之中,市场既没有出现机构大幅的买进,也没有大幅卖出,震荡偏弱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这种牛皮势的格局仍将持续,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过分恐慌并不可取,投资者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理性面对市场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