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旅游十大悲情事件


2010年即将过去,回味这一年的旅游事件,让人百感交集。

旅游本是放松身心、调整自我的一件乐事,有的人却乐极生悲,在旅游的过程中遭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甚至悲剧。

下面列举2010年旅游的十大悲情事件,我们可以从这些悲剧中吸取教训,预防旅游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1. 去伊春坐飞机要小心?

事件回放:2010年8月24日22时10分左右,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客机在伊春机场降落,接近跑道时断成两截后坠毁,部分乘客在出事时被甩出机舱。机上有乘客91人,其中儿童5人。“8•24”坠机事故造成43人遇难。根据失事现场情况判断和幸存者回忆,飞机在空中没有发生燃烧或爆炸,调查中没有发现人为破坏迹象。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于8月30日公布了“8•24”飞机坠毁事故遇难旅客赔偿标准,每位遇难旅客赔偿总额为96万元。

评论:伊春空难发生在伊春烟花爆竹厂爆炸八天后。这起事故使当地人有些担忧,因为空难的阴影,游客们对坐飞机去伊春已经有一些畏惧。当然伊春的旅游业受此重创,还需时间来疗伤。旅游的全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无论对旅客,还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重视、完善旅游交通,不仅能使旅客出行顺畅,还能确保旅游目的地的稳步发展。

悲情指数:★★★★★

 


伊春坠机现场

 

2.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不是中国城管来抓你,而是菲律宾特警来救你

事件回放:2010年8月23日上午9时左右,一辆装载25人(其中22名为香港游客)的旅游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被菲律宾前警察罗兰多•门多萨劫持。

经过谈判,6名香港游客于中午前获释。23日晚7时40分左右,菲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此举导致劫匪情绪失控,于是向车内游客乱枪扫射,致香港游客8人死亡,6人受伤。

评论:此事件一出,“世界上最恐怖的事不是中国城管来抓你,而是菲律宾特警来救你” 这句话开始在网络疯传起来。

菲律宾特警的营救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实在不敢恭维。该事件的影响力很大,甚至一度引发了香港人对菲律宾人的敌视情绪,报纸纷纷传出港人与菲佣的关系紧张的消息。与此同时,菲律宾特警的智商也遭到严重怀疑,该国总统在血案现场面露微笑,受到国内网友的大肆嘲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菲国总统艾奎诺三世说,笑是表达“愤怒”。

也许这是具有菲律宾特色的逻辑思维的表现之一吧。

总之,这个事件带给香港人难以抹煞的黑色记忆。

悲情指数:★★★★

 

 
菲律宾警方要命的突击营救

 

3. “脱团门”事件

事件回放:10月17日上午,乘坐意大利游轮“歌诗达经典(Costa Classica)”号抵达济州岛的游客中,有44名中国游客(男30人、女14人)擅自脱离了旅行团。其中,2名在济州岛G酒店、另有9名在济州岛涯月邑S酒店被发现。事后这11名中国游客带着手铐回国接受警方审讯,另有33名失踪。警方推测这些人的动机是偷渡至韩国打黑工。

此事带来的影响恶劣,之后韩国决定在10月末之前在27个贸易港口实施船舶检查和安全检查。此外,韩国总理金滉植决定主持有关安全保障的部长会议,计划全面加强反恐态势。

评论:“脱团门”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指责这些脱团人员使中国游客的形象蒙羞,甚至使用上了“丢人”、“不要脸”等经典国骂。

该事件涉及到游客素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国游客,一出国门代表的即是整个中国游客的形象;虽然被指责的只是少数人,但其他中国游客也会受到无端牵连。

悲情指数:★★★★

 

  

“脱团”游客所搭乘的邮轮

 

4. 去日本游要小心?

事件回放: 9月,日本一些反华的右翼分子向中国驻长崎和福冈总领馆投掷自制燃烧物,围堵中国游客大巴。

对此,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针对右翼分子围堵中国游客大巴行为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这些不友好甚至违法的行为,也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交涉。

评论:这次中国旅游大巴被围堵,是中日外交的一个表现,它起源于中日钓鱼岛问题。在此事不久前,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方渔民渔船,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的人身权利。

两国间的旅游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政治关系紧张,旅游业也会遭受不良影响。旅游作为国际交往的一种,也是政治延伸出来的枝节。出国旅游,还是得事先了解一下该国局势以及国际关系;中日关系紧张的时节,去日本旅游,安全方面还需多加注意。

悲情指数:★★★★

 

5. 沪上大巴,别让我提心吊胆

事件回放:目前,旅游交通事故已成为旅游事故中最为高发的一项。今年11月以来,旅游大巴出现四起交通事故。以21日的“桐庐旅游大巴侧翻事故”为例,虽然事故是由于大巴司机超速行驶导致的,但某些小型旅行社或者低价团也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某些旅行社或购物团中,旅游行程中除了正常景点之外,穿插着一些“枪点”(导游加出的购物点)。这使得旅游大巴司机的工作量增大,原本的行程变得更加紧张,一天工作时间常常在14至16个小时之间。在快速行驶的同时,司机的疲劳驾驶也增加了旅游的危险性。

评论:旅游本是一个休闲放松的机会,在购物团导游的胁迫之下却成了“催命之旅”。正所谓“十次事故九次快”,如此急切、密集的行程,发生事故也是迟早之事。追根溯源,上海11月的四起旅游交通事故,还是出在导游这个环节上。

在江浙一带的大卖场或者皮革城,导游带团进入后,游客即使不购物,只要在此停留1至2小时,为“枪点”增加人气,导游就可以从这些大卖场或者皮革城收取“人头费”。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说得很精辟。

悲情指数:★★★★

 

乘车旅游:莫让旅游成为悲剧的开始

 

6. 新婚夫妇马尔代夫的甜蜜曲变成痛苦版

事件回放:3月14日,上海阿尔卡特一名员工与新婚妻子在马尔代夫度蜜月期间遇害身亡,妻子身受重伤。该男子为80后。家属接到消息时,对方称是溺水而死,当他们赶到马尔代夫,查看尸体时发现上面有很多不明创伤,惨不忍睹,其妻子苏醒后一直大哭,不能讲述事情经过。

评论:马尔代夫是很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更是新婚蜜月的绝佳去处。然而,天意难料,喜事成丧,一对璧人阴阳永隔。

这件事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出国旅游的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购买保险十分必要,购买保险应参考旅游天数、旅行目的地的消费水平,保额并非越高越好。如到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医药费较高的国家旅游,医疗险的保额最好不要低于20万元;而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旅游,如果行程较短,医疗险的保额在10万元左右即可。

此外,中国游客习惯携带大量现金外出旅游,此举亦十分危险,正所谓“冶容诲淫,漫藏诲盗”。游客出国旅行应少带现金,多刷卡消费。

悲情指数:★★★★

   

7. “恶女珍”坏了香港旅游?

事件回放:香港导游李巧珍(恶女珍)涉嫌以言语威吓内地旅客购物的短片在内地热播,重挫香港旅游业形象,引起港府及旅游业界震怒。

涉及事件的金凯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公开道歉,证实曾聘请该名女导游“阿珍”带团,已决定对她永不录用,并免费接待事件中24名被迫购物的内地旅客来港旅游。为挽回旅客信心,港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责成各旅游单位实行,一旦发现旅行社及导游违规,旅行社可被停牌,导游则会被吊销导游证。

评论: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它的主打产品是服务。服务态度欠佳,甚至恶劣,就像水果店里的歪瓜裂枣枯苹果烂梨,是不受消费者欢迎的。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还能够明白另一个道理:一粒老鼠屎,可以坏掉一锅粥。从港府及旅游业界的震怒,便可以看出。良好的服务是旅游从业人员最基本的品质,破坏了行规也理应被行业所淘汰。旅游从业者应以“恶女珍”事件为戒。

悲情指数:★★★★

 

 
新闻发布会上的李巧珍

 

8. 玩皮滑艇玩出人命

事件回放:6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5名医护人员在西藏旅游玩皮滑艇时出意外,导致包括船工在内6人落水;最终1人获救(1名护士),其余人员不幸遇难。6月12日下午,搜救人员在西藏地区找到遗体。

评论:这一事件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旅游安全设施的重要性。前几年的公交失火,群众因为找不到救生锤,难以逃生,最终烧死在车中。

玩水上运动,救生设备必须齐全,穿着救生衣,携带救生圈,是进行水上运动的基本前提。

经济学上著名的“马蹄铁效应”如是说:断了一枚钉子,掉了一只蹄铁;掉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死了一位将军;摔死了一位将军,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亡了一个国家……。

同理,一把救生锤、一件救生衣、一个救生圈,对于一次旅游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悲情指数:★★★★

 

9. 旅行团出游,安全第一

事件回放:2010年1月4日下午,一个全车共19人的旅游团在参观完福建漳州南靖土楼景点返回途中,由于车速太快,在转弯时发生侧翻事故。事故造成16人受伤,其中9人住院治疗,5人死亡。

评论:正如上文所言,十次事故九次快。这次没有团购导游的催促,事故原因全在车辆的驾驶上。

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也增加了危险性。古人过马路时不用像现代人一般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对于驾车,速度越快,危险越大。旅行团在带客出游的过程中,安全第一,制定规章制度,限速驾驶。

悲情指数:★★★★

 

10. 泡温泉猝死算不算“意外事故”?

事件回放:时年47岁的胡某也许做梦也没有想到,一次由单位买单的带薪休假旅行,原本应是让他放松身心的好机会,但没想到这次却有去无回,成了胡先生的“夺命之旅”。

为了以防万一,出发前,单位委托组织此次旅行的某旅行社为所有参加这次休假旅游的人员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旅游综合意外伤害保险。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旅行团抵达海南的第二天晚上9点,宾馆的工作人员巡视温泉时突然发现有个男性客人依然仰躺在温泉水池中一丝不动,走近才发现此人已经昏迷不醒,经过连夜抢救,最终还是未能起死回生。当地公安机关刑侦技术人员及法医赶到现场勘验后做出结论:排除他杀、自杀等可能,且死者也无病理性的征兆,结论为“猝死”。

评论: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猝死这类突发事件,责任归属的问题变得有些尴尬;它属于意外,但并非人为。保险公司也因此拒赔保险金,但由于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中没有约定“猝死”,最后法院还是判了全额赔偿。

在旅游事故的协调中,合同与法律条文才是判决的准绳。有此前车之鉴,保险公司也应有所启发,使自己的合同变得更完善。当然,猝死事件在旅游事故中占极小的比例,保险公司方面若不在合同上计较此类问题,投保游客也会更放心,更愿意签约。

悲情指数:★★★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更多文章,请回首页 

精彩系列:

    成语之乡太极圣地--邯郸

走遍炫影澳洲

让日光将的心灵照亮

激情穿越枫叶之国

上海之根松江

挪威不再陌生

你不得不去即墨的50个理由

你不知道的上海青浦

台湾走透透

我脚下的皇城

三口品北京

拍案神州

创意引爆生活

杂谈

获奖名单公布

 

独家发布旅游创新传播理论和方法

点击“贾云峰:论道旅游”精彩不容错过!

 

留言评奖活动改革啦!点击了解详细信

 

      礼品大派送  博友全互动

 

备注:

 

1/凡在201014日至 12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email protected]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