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援引有误 央行并非禁止外资企业做定存


       中国资金管理网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向境内中资及外资子银行,下发《关于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存款利率的有关事宜通知》,要求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存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执行。

  这意味着,境外企业只能将人民币存放在本地的活期存款帐户。目前中国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仅为0.36%,远低于定期存款利率。

  而此前华尔街日报援引《苹果日报》报导,中国央行已禁止外资企业将人民币存入本地的定期存款帐户来获取利息。此段描述与央行《通知》有所区别:

  一、中国央行并非强制外资企业不准办理定存,但是定存需按活期利率收取利息,实际上是隐性地不鼓励或者不让做定存了,相关套利已没有操作空间。

  二、中国央行所称境外企业,并非独指外资企业,这二者亦有区别。境外企业,指的是指我国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全民所有制企业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在境外设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贸易、金融、保险(包括生产)的独资、合资和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简称,指的是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包括中外合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

  三、通知中所称,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即为人民币NRA账户,NRA账户即境内外汇账户(Non--Resident Account) ,外管局于2009年7月13日发布《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境内银行为境外机构开立境内外汇账户,即NRA外汇账户。但NRA帐户也可能指境外机构在境内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央行于2010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开立人民币帐户,亦可称人民币NRA账户。

  分析人士认为,境外企业人民币NRA账户是否是基本户,是否是唯一的,目前人行还未给出统一的回答或书面解释,发文部门和业务部门解释也有差异,但是按照《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来看,人民币NRA账户属于基本户。

  关于是否可以办理定存,此通知并未明说不可以办理定存,按照通知字面理解,不论NRA账户存款期限为何种档期,利率都采用活期利率,所以实际上是隐性地不鼓励或者不让做定存了,相关地结构性产品也没有了操作空间。

  苹果日报原文描述无误,但华尔街日报引用过程中混淆概念,引起众多外资企业的误解。

  查看苹果日报原文:http://www.treasurer.org.cn/2010/1209/30634.html

  继央行最近一次加息后,中国的1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5%。中国央行发出这一禁令,主要是由于担心,在中国利率高于其他国家利率且市场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海外投机资金可能大量涌入中国。

  《苹果日报》援引银行业人士的话称,这一新的措施表明,中国央行想阻止外资机构向中国市场注入热钱。

  这些银行业人士还称,中国央行此举或许会促使外资银行将人民币存款转移到香港,这将会有助于缩小境内与境外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差额。

  报导称,香港市场的人民币需求强劲,而当地市场的人民币供应受到了限制,这一情况导致境外市场的人民币汇率高于上海市场的境内汇率。

  以下为中国资金管理网整理分析人士对此事看法:

  --阻止热钱流入—

  银行业相关人士:

  这一新的措施表明,中国央行想阻止外资机构向中国市场注入热钱。此举或许会促使外资银行将人民币存款转移到香港,这将会有助于缩小境内与境外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差额。

  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李民桥:

  对于该报导,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李民桥认为,内地当局只是不希望太多资金流入,炒作人民币升值,增加人民币汇率压力。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

  对于该报道,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回应表示,未有听闻相关规定,但指资金流入内地的监管一向严格。他又提及,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推出后,热钱不断流入亚太区,香港是自由开放的城市,有热钱流入香港亦不出奇,但形容10万亿热钱囤积香港的说法夸张。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部分析师蒋舒:

  如果这种通知存在的话,只能理解为央行是为了防止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资金流入,防止套利行为。但是目前加息进程并未正式展开,套取利差是否可行还值得考虑,另一方面,如果“热钱”可以在银行存上三年或者更久的话,也就变成“冷钱”了。

  行业分析人士:

  关于是否可以办理定存,此通知并未明说不可以办理定存,按照通知字面理解,不论NRA账户存款期限为何种档期,利率都采用活期利率,所以实际上是隐性地不鼓励或者不让做定存了,相关套利操作已没有了操作空间。

  银行业相关人士:

  尚未接到有这方面的通知。但银行要想为外资企业开本地定存账户需要有央行颁发的相应牌照,否则银行没有资格为外资企业开设定存账户。

  某外资企业负责财务主管人士:

  如果有这个措施,那么它根本就不能限制住热钱的流入,因为外企资金可以有很多办法避开这个禁止,这个措施只能象征性的限制一些多余资金的投机行为,对于控制热钱没有实质性效果。

  --疑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虽然现在热钱流入压力较大,但是,外管局已经提出了很多监管措施,而银行的存款业务是一种市场化行为,不能寄希望于对市场交易行为干预而控制住热钱。选择怎样的存款方式是由客户自己决定的, 存定期还是活期,选这家银行还是那家银行,都应是客户自己说了算。虽然不排除个别银行因成本考虑以及对未来的利率走势不同的判断可能采取不同的操作策略,但是,这也仅仅是市场化主体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的个别调整,不太可能是一刀切的行政干预。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

  在我国通胀已达4.4%的情形下,外资企业存款无论是选择0.36%的活期还是2.5%的1年期定存都都是不划算的,都要被动承受负利率的损失。当然,外资企业出于资金配置的考虑会有将部分资金存为定期的传统习惯,这是企业行为。而从银行角度看,虽然定期的成本要高于活期,但是活期存款具有不确定性,而定期存款可以确保一定时期资产的稳定,银行也愿意在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定期存款。这种传言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时候,这种行政干预的方式也显得‘过分’。

  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

  央行应该不会出这种‘怪招’。仅仅改变活期和定期之间的利差大小,对控制短期资本流入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比很大,而且一般都是盈利能力良好的企业,是银行吸收长期存款的重要来源,政策工具可不可行,要按照实际业务的可操作性来。如果不允许外资企业将人民币存入定期账户,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不稳定,从而流动性也不稳定。何况现在银行在吸收定期存款中是比较有难度的。

  查看通知全文http://www.treasurer.org.cn/1970/0101/3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