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行情的判断,又到了令人窒息和难以取舍的地步了。在我印象中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时刻。这种感觉,一是患得患失,既怕卖在最低点上,又怕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下跌。而对于持币观望的人来说似乎显得更为豁达或者开心了,因为这类人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何时进场或者要不要进场。
按理说,如果我们以价值投资作为精神信仰的话,我们可以不予理会这样的行情走势。但是人皆俗物,短期行情涨跌总会让人揪心的生活。所以,我在昨天的博文中提到,凡在股市中有所成就都需要有一点沧桑的感觉。沧桑并不仅仅是亏过钱,而是在忍受了市场激烈震荡后开始变得越来越成熟。所以,我们针对行情的变化还是要客观的做一番分析,否则则会给人以拿着价值投资的幌子变成顽固不化的冥顽之人的印象。
我们先做客观分析
1、 上证指数、中小板的20日均线拐头向下延伸,创业板也已经走平,如果再跌就会向下拐头了。这在我的判断系统里面为短线走熊的特征。对于谨慎的短线客来说,是一个可以减仓回避的信号。其实做出这样的判断并非什么真理,只是一种被动的风险防范措施。因为历史上出现这样的信号又开始上涨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最为典型的就是2009年3月15日、16日形成的技术特征。但是事后证明,指数从此展开了一轮上涨。因此,这是一个被动机械的风险防范之措施,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
2、 所有指数60日均线继续向上延伸。这在我的判断系统里面,属于战略性看多和做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现在上证指数如果要让这一均线向下拐头,至少需要时日或者马上开始暴跌才会让其短时间内出现。而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出现不利于中期行情的特征,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以此判断,目前走势特征并不是一个恐慌的要否定一切或者做出清仓逃命的架势来。
3、 60日均线和120日均线多头排列,且向上坚挺延伸。这是明显的牛市周期里面的调整。至少我们现在只能这么看。当然,随着行情的继续下行。他们发出卖出信号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我们看看历史,除了最高点区域的头部是急跌下来的,但真正的头部区域都会经过震荡之后才会逐渐出现。所以,这个过程还会有变数。
以上特征分析属于现象。如果参加过我讲座的人(这是我唯一的一次讲座)都应该明白以上现象的本质含义是什么。但是技术特征是根据价格涨跌来滞后表现的。所以,当一根阳线突然拉起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会发生变化。比如这次指数上涨到3186点的时候只用了三天就让20日均线拐头向下了,相反,也只需要三天也能够让这条让大家短期窒息的“绳索”再次洗心革面。比如今年的10.1之前的走势,在大家都以为短线走弱的时候,市场来个大逆转。
接下来我们可能需要判断,市场是否真的会有神来之笔。其实对于这样的判断,都是猜测。在我看来,市场上存在两类人,一类人是机械化操作,就是按照规则,无论对错。这类人不会有大的亏损,但是基本上也没有很好的盈利。属于看天吃饭的。如果牛市,发出卖出信号少,能赚的多;大熊市,买入信号少,亏的也少。但是震荡市,基本上是左右挨打的份。第二类人就是不依照规则,而是根据信仰和一腔热血做股票。一般都有两个命运,要么成为股市中的达人,要么输的很惨。而股市的魅力就在于大家的这种赌性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沧桑。那么既然是凭借信仰和一腔热血。那么我们就需要分析一下我们的信仰和这一腔热血的根基,否则,就成了盲目的信从,成为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愚人了。
其实,从基本面上看,除了近期有加息的预期和美日韩的军演,我想不到有什么非常不利的因素。对于加息,我认为对股市有可能构成利好,原因,大家可以查看我近期的博文,在此不再不赘述。至于美日韩的军演,这不是我们这类人可以分析明白的。我只是知道,打起来对大家都不利,不打是多赢的局面。因为任何一次真正的战争并非是因为某个事件的擦枪走火,而是有预谋的在不得不打的时候才打,而且所有开战的理由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就像当年的卢沟桥事变。现在看来,朝韩开炮更像是意外,即使是有预谋的,也只是一个制造事端的试探。
而从市场角度获得信息看,基本上看空的理由都是央行的紧缩政策。不错,这个理由的确够充分。因为每次牛市来临和熊市来临的时候都有很明显的货币政策痕迹。但是无独而有偶,每次在紧缩货币政策的同时,在实体经济中总是有着相应的利空因素。比如2009年大投货币是为了刺激经济,2007年和2008年的紧缩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这次是为了抑制物价。但是大家都清楚,造成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并非经济过热导致的,而是资金的投机。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某些菜场的价格从上周到这周仅仅7天,菜价可以下降50%。这无疑在向我们展示,明明是资金投机导致的类菜价泡沫导致的。所以,加息和紧缩货币不会成为常态。没有哪个政府可以牺牲经济增长来对付投机客导致的某些现象。
因此,我觉得当前股市的表现,很有可能是被市场利用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假的。到底真的是什么呢?我想股市只要一涨什么都明白了。就像我们基金组合和季报数据看到的一些现象一样。有些机构减仓不见得下个季度就跌,有些机构增仓很有可能下个季度就是跌的。如今这个季度马上就结束了,说不定契机就在不远之处了。因为季度交接之处往往容易产生逆转行情。如果我们这些主观猜测不能让我们放心的话,我们可以找一些股票看看,他们都是各行业的代表,到底有无杀跌动力,大家自己看看,或许更明白。
房地产行业:万科A和保利地产、金地集团
银行:工商银行
石油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
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
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
消费代表:贵州茅台
有色代表:包钢稀土
新能源代表:国电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