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08日08:19
大學文憑價值幾何?
大學教育的價值可能沒你想的那麼高。
多年來,高等教育被吹噓為通向事業和經濟成就的陽關大道。人們長久以來認為,相比僅受過高中教育者,大學畢業生有能力打下堅實的職業基礎,掙的錢也要多得多。
相關數據似乎也佐證了這種觀點。近年來,非營利機構College Board聲稱大學畢業生一生比高中畢業生多掙80萬美元,這個數字被廣泛引用。其他一些估計超過100萬美元。
但如今,在學費繼續一路飆升、許多想轉換職業的人回到學校之際,一些研究人員卻在質疑上述宏偉前景背後的方法論。
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認為,大學畢業生通常比只有高中文憑者過得好,即便在經濟不景氣時也是如此。不過好到什麼程度則沒那麼容易算得清楚明白。
問題的根源在於上述預計所使用的同一份資料──2002年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一份名為《巨大的回報》(The Big Payoff)的報告。報告說,高中畢業生平均年薪2.59萬美元,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4.54萬美元,其依據的是1999年數據。二者平均年薪的差額為1.95萬美元,再乘以40年(人口普查局就是這麼幹的),結果就是78萬美元。
人口普查局的研究員、該報告作者之一紐伯格(Eric Newburger)說,報告並不是要給出一個“你賺的就是這麼多”的數字,而是試圖衡量教育背景的相對價值。它並不是對未來情況的表述,只是表明當前的情況。
華盛頓的非營利研究機構美國研究協會(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副主席施耐德(Mark Schneider)說,這是個價值百萬的誤解。
他覺得上述估計數字的一個問題是,它們沒有減掉所得稅或算上中斷就業的情況。另外它們也沒有計入債務,尤其是學生貸款,近年來公立和私立大學的這類貸款都不斷膨脹。除此之外,人口普查局報告使用的收入數據是1999年的,當時四年私立大學的學雜費總計為每年15,518美元。2009-10學年,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26,273美元,而且還在以高於通脹的速度繼續上漲。
施耐德在去年撰寫的一份報告中估計,大學畢業生一生中多掙的錢僅為279,893美元。他將學費和未來收入折現的情況都包括進來,使之以當前價值來體現。他還使用了畢業生完成學業10年後的實際薪水數據來衡量收入。他說,即便是最好學府的畢業生,其平均收入也遠遠不到100萬美元。
加州非營利組織Institute for College Access & Success的主席阿什爾(Lauren Asher)說,平均數不能說明整體情況。她指出,薪水差距很大,尤其是不同專業。她說,說真的,沒人能精確預測你到底能賺多少錢。
College Board也無法準確預測。該機構不久前在其網站上說,持高中文憑者和文科學士一生收入的差距超過80萬美元。換句話說,無論你和你的孩子在短期內為上大學而做出何種犧牲,從長遠看都是超值的。
結果發現,80萬美元這個數字是來自College Board在2007年的《教育回報》(Education Pays)報告中的一個腳注,該報告解釋了終生收入。報告作者、斯克德摩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榮譽經濟學教授鮑姆(Sandy Baum)說,45萬美元是上述兩個人群終生收入差距的更合理估計,她一年多以前接受採訪時就提出過這一點。上述宣傳文字並不是出自鮑姆之手。
克利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新聞學教授塔波特(Steve Talbott)在進行教育成本方面的研究,他說他敦促College Board撤銷一年前對80萬美元這個數字的誤用。
College Board發言人說,該機構沒有記錄這一內容的寫作時間,有可能作者是在更新時對數據產生了曲解。她還表示,上述文字反映的是以前的數據和“不同的方法論”;該機構知悉這一錯誤後,已經於去年12月將80萬美元的數字從網站上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