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过故陈令同郡杜房①,见其读老子书,言:“老子用恬淡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宁②能延年却老乎?”余应之曰:“虽同形名③,而质性才干乃各异度,有强弱坚脆之姿焉,爱养适用之,直差愈耳④。譬犹衣履器物,爱之则完,全乃久⑤余见其旁有麻烛,而灺⑥垂一尺所,则因以喻事,言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如善扶持,随火而侧之,可毋灭而竟烛⑦;烛无灭,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又不能后燃其灺。灺,犹人之耆老,齿堕发白,肌肉枯腊,而精神弗为之能润泽,内外周遍,则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人之遭邪伤病,而不遇供养良医者,或强死,死则肌肉筋骨常若火之倾刺风而不获救护,亦道灭⑧,则肤余干长⑨焉。
余尝夜坐饮内⑩中,燃麻烛,烛半压欲灭,即自曰敕视,见其皮有剥釳⑾,乃扶持转侧,火遂度而复。则维人身或有亏剥,剧能养慎善持,亦可以得度。
[汉]桓潭:《新论·祛蔽第八》
①余:我;尝:曾经;过:探望,访;故:原来的;陈:地名,今河南淮阳;令:古代县的行政长官称令;杜房:人名,与作者同属一郡。
②宁(nìng):乃,就。
③虽同形名:形态、名称虽然相同。
④直差愈耳:就会比较的好些罢了。
⑤爱之则完,全乃久:爱护它就会完整,保全它就会长久。
⑥灺(xiè):灯烛余烬。
⑦竟烛:使整个蜡烛烧完。
⑧道灭:指烛未燃尽,中途熄灭。
⑨肤余干长:人若中途死亡,就像没有燃完便熄灭的蜡烛一样,剩下长长的一截。比喻未能尽享天年。
⑩内:皇宫。
⑾剥釳(qì气):釳,铁孔;剥釳,剥落下来的铁疙瘩。
【按语】
人的质性才干尽管有强弱坚脆之别,但只要加以爱护保养,适当地去运用它,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这就如同衣履器物一样,注意爱护和保全,就能保持完整而长久。精神在人体之中,犹如火焰与燃烧的蜡烛。若能善加扶持,随着风向和燃烧状况进行转侧,便可保持不灭,直到燃完整个蜡烛。要是不加照顾,或遇风吹,或遭倾侧,就会中途熄灭,剩下长长的一截。人而不知保养,也会中途夭折,不能尽享其天年;养慎善持,即便有所亏剥,或遭邪伤病,也能迅速度过难关,恢复健康。
人生如燃烛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