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文章《谁是中国的弱势群体?》把我们的目光引向由佛山、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返乡农民工组成的10万“摩托车返乡大军”,他们正沿着321国道返回广西、贵州、湖南和四川老家过年。
作者深情地指出:“他们,才是中国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不再是一个群体的名字,而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亲人。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工的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在物质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保障。可是,这个散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群体的生活现状却改变不大,他们仍然游离于城市之间,奔波,挣扎…… ”
作者这样写道:“这些所谓的弱势群体才是真正构成这个国家根基的人,就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他们有的还在回家的路上,有的还正在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忙碌,流汗,耗费心神,甚至也许根本没有时间来接受人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他们也有对生活的坚定信仰,他们也有对这个国家的忠诚和爱,他们也有面对苦难的坚强和坚持,他们也是这个民族不断强大的一份子,请在这个万家团圆和灯火辉煌的时候记住他们,祝愿他们回家的路平安,祝愿他们的生活幸福。”(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97707485)
该文引起广泛的关注,回帖很多。事实上,中国的弱势群体并不止于离乡背井的农民工,还包括农民,下岗失业的企业职工,受退休双轨制折腾已久的企退职工,蚁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收入很少,缺乏社会保障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中国有13亿人口,而属于弱势群体的有多少人呢?统计部门没有发布过消息,人力和社会保障部也没有明确表过态度。这是一个讳莫如深的数据。但以常理推之,应该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甚至有人估计,不少于80%。这么多的弱势群体是怎么产生的?
怎会制造出这么多的弱势群体?虽然微弱但竭尽力气地呼吁一下,也许有人会关注到的。
说白了,是我们需要‘弱势群体’,来满足自己是‘龙,或人上人’----,当我们在塑造并向往‘英雄,圣贤,精英,帝王,社会认同的成功’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的需要:弱势群体来彰显------
而制度,金钱,权力之类是‘替罪羊’而已,不是么?
附:农民工与官员
一个农民工和一个官员,在这种人有尊卑的文化下,农民工变得卑微,官员变得趾高气扬。因为官员掌握和拥有了一定的权威,有钱,有权,穿着光鲜,而农民工,破破烂烂,本来自己没有什么优势资源,自然而然感觉到一种卑微。先别马上同情这个农民工,我相信,如果有一天这个农民工突然成为了一个官员,那么他必然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甚至比原来官员趾更加高气更加扬。而这个官员,不必说,面对比自己更大的官,必然也是唯唯诺诺低声下气。
因为存在这种不平等的文化的价值观,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里,区别就是有时候你稍微高一点,有时候你稍微低一点。所以,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往上爬,爬到拥有歧视别人的地位,从而转身一变从被歧视的到歧视别人的。
那么,那些文化之支持了它们呢?
等级划分文化:三六九等之类,君子,小人---
天命,轮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及传统意义的命运文化:----
主子,奴才文化:奴才文化的本质是主子文化,做奴才,其实是为了做主子----
继承文化:古代用世袭合法化,现在继承合法化----
隐私文化,显性文化:显性是为了保护隐性,所以潜规则;隐私文化的保护,设置了沟通走向统一的壁垒,使得文化发展困难重重-------
名利文化:名利文化其实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攀比文化,小脚文化的发展,它功不可没---
本性的‘替罪羊’文化:比如,女人亡国论之类,这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我们不敢真正的面对我们自己,容易找寻借口而开脱,使得我们彼此的相互逃避面对,如此一来的后果是,一代代的循环如是-----
即使我们真正平等的爱情文化,也最终满足于‘平淡是真,白头到老’而不了了之-----
走不出负重的责任与世俗的束缚,困终其生
-------先记这么些吧
改变世界必先要改变自己
改变制度首先要改变人心。
可怜的是,我们一边是需要,另一方面却好像在‘征讨’----实在无语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