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现“赤字潮”,中国应早谋应对之策


全球现“赤字潮”,中国应早谋应对之策
    一场金融海啸导致全球各国“负债累累”。进入2010年以来,全球性赤字现象日趋突显。随着2月1日奥巴马提交2011财年政府预算报告—2010年政府赤字达创纪录的1.56万亿美元,全球开始担忧全球性“赤字潮”对经济复苏的无形制约。
    对全球“赤字潮”的严重性必须有足够估计。欧元区以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政府赤字都超过、甚至远超GDP3%的参考“警戒线”:希腊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2%,爱尔兰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约为10.75%,西班牙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也超10%,位居欧元区赤字前三位。而从目前看,三国赤字危机似乎有向整个欧元区蔓延之势。此外,法国2010年预算赤字将占GDP的8.2%;德国2010年预算赤字将占GDP的5.5%,2010年欧元区总体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7%,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出现赤字超标问题,欧盟为此频频发出预警信号。美国联邦政府2010财年赤字将达1.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这是自二战以来的最高比例。
    按理说,一个国家财政出现赤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适度赤字还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但是赤字如果超过了警戒线甚至远远超过警戒线,那么,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国内百姓的影响就相当大了。因为,弥补巨额赤字的方法是大量发行债券甚至大量发行货币,这必然造成货币贬值,通胀泛起,掠夺百姓财富,最终影响到经济发展甚至使得国家面临破产。
    美国和欧盟国家的巨额赤字不仅影响到国内,而且还将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目前,大多数国家外汇储备中美元和美国资产比重最大、最多,其次是欧洲国家货币特别是欧元等。美国和欧洲国家经济总量和贸易占据世界一半以上,这些发达国家货币动向、经济变化以及赤字增加都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美国实行巨额赤字政策,实行弱美元政策,其本质是在无形剥夺他国财富来发展本国经济。
     “赤字潮”快速蔓延,对全球来说,如果各国GDP不能以正常的速度保持增长,新旧债务必然压制经济增长,而低增长又让偿还债务陷入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这是一种可怕的结局。一旦大量债务到了偿还期限却无力偿还之时,就会重演类似迪拜一样的债务危机,导致美国等一批债务国“走向地狱”。近期,美欧“赤字潮”已经对世界股市、大宗商品市场等造成影响。欧洲股市已经连续几日暴跌,美国道指已经连续两日盘中击穿万点大关,5日只是尾盘勉强收高。全球“赤字潮”对中国影响最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高赤字造成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美元、欧元贬值必然使得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中国受损失最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23992亿美元,其中多数为美元资产,欧元也有一部分。
    其次,全球“赤字潮”造成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必然使得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缩水。截至2009年11月末,中国共持有7896亿美元美国国债,仍为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者。另外,中国还购买了大量其他种类的美国债券和股份。
    再次,美欧“赤字潮”造成美元、欧元贬值,美元、欧元贬值必然使得人民币相对这些货币升值,这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影响,这必将使得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低迷的出口雪上加霜,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
对美欧“赤字潮”可能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影响中国应该早做应对之策。下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全球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际上是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冲击。因此,切实把经济增长转变到内需拉动为主上,摆脱过分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对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等其他资产应该逐步减少和退出。美元贬值给人民币带来升值风险要求中国必须保持汇率稳定,加息必须谨慎,采取万不得已不要加息的策略。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2/07/content_12946398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