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遭遇尴尬折射理性可贵


 “好心”遭遇尴尬折射理性可贵

东莞东站原站长、书记因被拍摄到一张“乘客爬窗上车,铁路人员协助”的照片,而被指“管理不力”遭免职,原站长刘小平、书记廖栩珍成为2010年春运第一天最引人关注的人物,上万名网友替他们喊冤,甚至筑“高楼”要留下他们。(广州日报)

帮助乘客爬窗上车,却换来站长、书记被免职;报道春运感人场面,却事与愿违,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出于安全管理着想,免去“管理不力”的站长书记,却再来一片反对声……无论是列车员、记者,还是主管部门,都是从善良的愿望出发,结果他们的“好心”也都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尴尬。

列车员因为看到乘客挤不上车哭,就像看到自己的妹妹、亲人在哭,特别难受,出于同情帮了爬窗的妹妹一把,却忘了自己维护春运安全的职责;记者看到列车员乐于助人的场面,出于感动拍摄下来,却没想到这是个潜伏着安全隐患的善举。显然,这样的善意、好心很珍贵,遗憾的是缺少了应有的理性。

相比之下,广铁惠州车务段的好心就理智得多,面对宣传春运的这一张照片,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借机宣传一下本系统如何心系乘客,热情服务乘客的,然而,他们没有头脑发热,相反从微小的细节中发现了东莞东站对旅客乘车组织不力,存在不安全因素,当机立断免掉了站长、书记职务,以做到警钟长鸣,确保春运旅客运输安全有序。这是切实替乘客安全着想的好心。

主管部门的好心不被大家理解,9成网友持反对态度,更让我们看到有时理性很稀缺很珍贵。为什么大家几乎一边倒地为被免职的站长、书记“喊冤”?因为大家都深知民工回家不容易,心中充盈着同情、关切、着急。这样的善良、好心其实也不难理解。不过如果我们理性的想一想主管部门果断采取措施的出发点,想一想由此可能避免的安全事故,或许就该报以掌声了。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好心”,同时也更呼唤人们的“理性”。不然,如果万一因此而不幸发生乘客伤亡事件,我们又得指责人家:怎么能用如此危险的方式帮助乘客?主管部门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这种危险行为?等等,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