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则关于老人倒地的话题。辽宁抚顺的一位老人摔倒在冰面上,20余人围着帮老人出主意,但没有一个人扶老人起来。一名辅警赶来后脱下自己的警用大衣披在摔倒老人身上,抚顺的这名年轻辅警的行动带动了其他人,一人坐在地上让老人枕在他的腿上(新华网2月1日报道)。报道称,这为大家争论该不该扶给出了一个答案。然而,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该不该扶倒地老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这个问题何时成了个问题?是否应该成为一个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早些时候,与之相关的新闻都曾经在媒体上有过披露,其影响之坏,其对社会道德的破坏力之强,都是始作佣者没有想到的。其坏作用,正好应了一句俗语:“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种现象,相信大家都是不愿意看到,而且为之担忧的。谁家都有老人,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都不敢出手相助,大家何来安全感?我想,大家考虑的还远不止老人,只怕是遇到所有需要出手帮忙的人,都会在帮忙之前三思而行了!
抚顺的老人之所以会被扶起,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辅警在现场。说起帮助摔倒老人的事情,辅警说:“虽然我不是一名警察,但我穿着警服,身上就有着一份责任。”说穿了,辅警敢扶,靠的是那身衣服,警服是身份的标志,也蕴含着一种正义的力量。它让好人信任,让居心不良者有所顾忌。但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有这么好的运气,没有警察的现场,就怕大伙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都像以往出现的那样,等待、观望。
面对这些令人不安的社会现象,我们该拿什么来抚平道德的伤口?相信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大伙共同努力,社会道德的伤痕会逐渐愈合。
拿什么来抚平道德的伤口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