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思乡情】
----------------
季桓子要儿子召回孔子,一是为鲁国着想,希望鲁国在孔子指引下强盛起来;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己的愧疚。他对孔子,毕竟抱有人格上的巨大尊重。孔子因为他的缘故背井离乡这么多年,他是难辞其咎的,他希望他的儿子能予以补偿。
孔子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定是感慨系之吧。他自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离开祖国到此时(鲁哀公三年,即公元前492年),已五年了。
当初孔子离开鲁国时,走走停停、徘徊观望、行动迟缓。学生们埋怨他走得太慢,他说:“我走得这样缓慢迟疑,是离开父母之国的正常心情和正确方式啊。”现在,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不能不触动他的归乡之思。
【双重故乡】
----------------
我们知道,孔子对鲁国的感情是双重的,因为鲁国对他而言,是双重故乡:血缘上的故乡与文化精神上的故乡。
孔子生于鲁国,自他的六世祖孔防叔开始(一说自他的八世祖木金父起),他的家族就在鲁国繁衍生息,所以,鲁国是他名副其实的祖国;同时,鲁国的始祖为周公,鲁国的文化是周公礼乐文化的嫡传,在“礼失而求诸野”的春秋末年,周代礼乐文化的重镇就在鲁国。孔子全心向慕的古代圣人,第一就是周公;孔子热烈赞美并坚决维护的古代文化,就是周王朝的礼乐文化。
所以,鲁国还是他的精神故乡、文化故乡,是他的思想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