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来的使者】
----------------
他虽在外周游,心却时时牵挂鲁国,眼光也时时在眺望着故乡。
现在,他似乎看到了回国的希望,看到了回到祖国一展政治抱负的希望。他兴奋地对弟子们说:“我们回去吧,回去吧。在鲁国我还有很多的学生啊,这些学生我有好多年没见面了,还不知道他们学成什么样子,我应该回去裁剪裁剪他们了。”
看来孔子很高兴,对他能够回到鲁国抱了很大的希望。
但是,出乎人们意料,就在大家都已经认为季肥肯定召回孔子,而孔子也抱着这样极大希望的时候,季肥的召回孔子的使者一直没有到来。
到底出了什么差错呢?
【诸侯害之】
----------------
正像司马迁所说的,孔子的一生,“诸侯害之,大夫雍之”。诸侯们都害他,那些执政的大夫们都阻拦着他,阻碍着他。当季肥按照他父亲的遗愿,准备召回孔子的时候,一个小人出来阻止了他。
这个小人叫公之鱼。他对季肥说:“你不能召回孔子。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父亲曾经重用过孔子,可是没有善始善终,因此遭到了诸侯们的嘲笑。可见你的父亲就是因为孔子把名声搞坏了。孔子是个很有原则的人,你不听他的不行,现在如果你把他召回来,如果你两个合作得不好,那么很有可能的结果是:一段时间以后,你跟你父亲一样,和孔子的合作又会中途终止。到那个时候,你就跟你父亲一样会被诸侯们嘲笑的。”
【折中方案】
----------------
季肥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我不能让一家两代都因为孔子而成为别人的笑料。私心一旦出现,公心就没了。季肥就问公之鱼:“那你看,是不是有一个折中的方案啊?”公之鱼说:“有的。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冉求,这个人可以召回来。”
【召回冉求】
----------------
冉求有两大优点:第一,他是个行政人才。孔子的学生里面,孔子曾经讲过,行政才干最强的两个人,一个是冉求,一个是子路。而冉求排在子路之前,他确实是一个行政人才。
另外,冉求还是一个经济专家,一个财政专家,搞经济他很有一套,而且后来还证明,冉求打仗也行。所以这个人拿来马上就可以用,而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冉求还有一个优点,这个优点是相对于季康子而言的优点,就是冉求不像孔子那样坚持原则。冉求是比较机灵的,有的时候冉求是会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的。说白了,冉求是可以控制的。
季康子听从了公之鱼的建议,召回了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