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欲表现欲和倾诉欲得不到满足的困惑


杨老师:

您好!我现在很想有一个人跟我聊天谈心,很想有人能明白我,但当我面对朋友或者亲人时脑子又变得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说起。懒洋洋的,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都没感觉了,像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以前喜欢到处去看看,做一些有创意的事,即使一个人也很开心,做事有精力,每天醒来都是精神的。现在每天早上都不愿起床。记忆力减退:想到一样东西的景象,就是说不上口;脾气变差了,很多抱怨,易低落,看到电视剧中的一些小情节都会哭,当我的亲人对我表现关心的行为时,我心里是知道他们关心我,但我没有那种“温暖”感,没有“感恩”的那种快乐感,以前是有的,我是不是麻木了?是不是有情绪病了?希望老师能帮帮我!很感谢!

这位朋友:

您好!从你简单的述说中我很难判断你的具体情况,不过我觉得你很可能是价值欲、表现欲和倾诉欲没有得到满足。所谓价值欲就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行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肯定和欣赏的欲望。我们是社会的人,是生活与生存在群体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如果我们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幸福、愉悦和快乐,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得不到社会的接受和承认,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孤独、乏味、郁闷。表现欲为了实现价值欲的自我展示欲望,你过去“以前喜欢到处去看看,做一些有创意的事,即使一个人也很开心,做事有精力,每天醒来都是精神的”。一方面说明你不断地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认可肯定和欣赏,另一方面也得到了你周围人群的接受可肯定,所以你就有了如是的表现,而你现在很可能在自我和周围人群的认可、接纳和肯定方面有了欠缺。所谓倾诉欲就是当我们自己生气了,痛苦了,困惑了,或者有心思了,憋闷的不行,而想寻找他人倾诉的欲望。

你说“我现在很想有一个人跟我聊天谈心”,我觉得这是倾诉欲缺乏的表现。你说“很想有人明白我”说白了就是想让他人了解你、认同你、肯定和欣赏你,从这里我觉得是你价值欲缺乏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觉得你有必要满足自己的倾诉预,也就是应该有个自说自话的地方,比如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诉说,也可以向日记本诉说,也可以面对空椅子想象你的朋友或父母就坐在这把椅子上,你把所有内心的郁闷都述说出来,当你述说出了所有的一切之后,那么你就会心旷神怡,所有的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

其次,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完全地接受自己,适当地宽容自己——说白了就是自己喜欢自己,自己把自己当成是可以理解、尊重、扶持和鞭策的忠诚的朋友,自己与自己心平气、和平共处;接纳自己就是对自己不苛刻、不求全责备,不以小疵蔽大德,不以微瑕掩碧玉,不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不把过去的错误拿来横亘于此时此刻幸福、快乐和愉悦的追求与享有之前,不忽视自己的优点和成功,不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说白了,就是别跟自己过不去!

第三,要做到爱自己。一个心理学者说:爱自己就是多对自己说赞美之辞、接纳自己的情绪、主动去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拒绝去做使自己不舒服的事。包括对自己宽容,为自己感动,为自己流泪,给予自己同情和怜悯,给予自己温暖,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做傻事。用霍妮的话说:“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暴君。”我们不少人总是强迫自己、命令自己,去完成那些“偏激的完美”,而不顾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其实这是在残忍的剥自己的皮、剜自己的眼睛,挖自己的心脏,这是杀戮和戳害自己,而不是爱自己!爱自己,不是自私的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天的赐予,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无权加以伤害、剥夺、取代,我们所具有的只有锻炼自己的躯体使之健康,珍惜自己的生命使之青春永驻责任、权利和义务!所以爱自己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爱的前提和条件。爱自己的人,知道自己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会使自己免受伤害,同时也懂得自己无偿付出的爱会得到翻倍的回报,所以我说爱自己的人也是懂得尊重和热爱他人的人;爱自己的人,知道幸福、愉悦和快乐来自于自我内心的体验,他也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能做到什么事情自己做不到,能做到的尽力而为,做不到的不苛刻强求,所以他明白“活人为自己,做事为自己也为大家”道理,所以在生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中首先考虑自己的内心是否幸福、愉悦和快乐,同时也考虑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能否给大家也带来幸福、愉悦和快乐。爱自己的人,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会为了自己此时此刻以及将来的幸福、愉悦和快乐而活着。他不会为了表面上的“快乐”而放纵自己,也不会以各种自己无能为力方式来折磨自己。爱自己的人,他会走进自己的内心认识、了解和发现自己,他会以诚实、坦白、客观的心态面对自己,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他在做事情的时候为自己能为之事,量着自己的力量去做而不和别人比拼,所以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放手做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情。爱自己的人,一定是爱他人且懂得博爱的人,他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修正和完善自己,让他人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开心,并为之而自豪。他的爱心会在他人的需要、认可和肯定之中得到幸福、愉悦和快乐,所以爱自己,别让自己活得太悲观,别让生命太无奈,而是让自己生活快乐而饥渴着!

第四,要适当而适度的表现自己。在社会或生活的人群之中适当的张扬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我们们才能在自己的行为之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你不把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表现出来,社会怎么承认你呢,你怎么实现自己的价值欲呢?所以要在学习和工作以及生活之中表现自己。

第五,让自己自信起来。盘点一下自己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也不放过;做自己最拿手且最感兴趣的事,并力争取得成功;做举手之劳就可成功的事,特别是助人方面的;尊重、欣赏和赞美他人等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认可,以及他人的激励和认可来获得自信心。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挑战自我走向成功。有志者, 必然是拼搏奋进, 以不懈的努力去追赶强者、超过强者的人。

最后,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洞灵子在《薄白学》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觉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觉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在心理情绪之上,南宋陆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证。这段话的涵义是什么呢?一句话,“快乐来自于思想”。“快乐来自于思想”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它真的可以让我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你一心想着他人对你不看好,那么你所看到的就是厌恶、鄙视和漠然的眼神,当然焦虑、紧张、苦恼、悲观的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涌上你的心头眼底;如果你一心想着他人对你是关心、关注、爱护、肯定和尊重的,那么你所看到的就是关心、爱护、欣赏、肯定和尊重的眼神,当然你所体验到的也就是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感觉;如果你想着快乐,你就会快乐……。改变思想,你就改变了行为和经验,它就是这么简单!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