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经理谈理财
“理财”这个词语在近几年的热门词汇中无论如何都会排在前十位,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对理财的极大兴趣,的确随着中国百姓财富的逐步增加人们对理财需求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但我觉得理财这个词被滥用了,至少是被大多数人给曲解了,理财更多地被赚钱,投资,发财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或是被一些金融机构作为销售产品的幌子,却很少与人生,幸福,信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其实理财规划是一种人生的规划,对幸福的理解和对信仰的追求,另外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也在时时刻刻地控制着市场的起起落落,看不见摸不着却决定着我们每个人荷包的涨瘪,也许有人会说你的这种讲法好像有点道理但是太虚太空,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是的没有错,也就是这个原因才会有像我这样的理财人员存在的意义,我的工作就是进行这样的虚实转换,不仅在金融市场层面为客户转换出真金白银,还在人生意义层面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幸福的源泉和生活的理想,并根据他的财务状况评估实现的可能性后努力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理财工作的方向应该就是这样的转换过程,至于转换过程中的好坏和多少就是每个人的能力问题,下面我想和各位探讨这个理财虚实转换的过程。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虚”和“实”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思想学说就是孔孟的儒家学说和老庄创立的道家学说,孔孟思想的核心为“有”,它是一种为社会确立次序和价值的学说,什么君臣父子纲常,它要使实存的事物符合各种理念,把现实的社会纳入它的思想轨道,使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从而把社会带入一种稳定的状态,而老子的思想核心为“无”,它不相信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管理者所制定的次序和价值能够在社会中稳定地存续,能够使人民生活的更好,因为它不符合天地“自然”的本性,也不符合人的本性,世界的本质是“虚无”这个虚无并非一无所有,而是不可定义,无限可能,孔孟思想包含的危机就是人类世界并不是按照特定的理念来运行的,它不可能永远安顿在人给出的次序和价值体系中,人能够发现的真理永远只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有效,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很多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都永远只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有效,不管人们宣称已经给出的设计,模型多么完美,世界仍然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展变化,孔孟思想的影响之所以比老庄的要来得深而且广是因为这种思想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管理社会的缘故,而老庄所说的“虚无”与“自然”意义相通,世界变化的根本法则不是人为设定的法则,而是事物内在的自然法则,延伸到经济,就是市场的自然法则,因此我们要以敬畏“自然”的心去敬畏我们的金融市场,任何人说出的可以预测金融市场战胜市场的话,都会象文化大革命时候喊出的“人定能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一样可笑,但是道家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局限,它没有很强的建构作用,它在打破现有秩序和陈旧落后的价值体系后没有一套有效的替代品,这也就是当我发现原有的一些金融知识和理论有局限性以后会陷入茫然一样,世界的秩序和价值却是永远必要的,金融市场也一样,这也是儒家思想中国几千年以来成为主流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对社会来说,没有儒家思想就等于没有秩序和价值,社会就就无法运行,对个人来说,没有价值就意味着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对市场来说没有金融理论和制度以及学说,市场就没有骨架,这就是金融方面的哲学,永远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不管是自然,社会还是金融,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就这样交替往复地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几千年,我今天谈论的并不是哲学问题,我只是想把前面谈到的“有”和“无”的概念引入到经济和金融的范畴中去,来谈论市场,周期,监管,政策,经济数据,金融学理论,通货膨胀等等一系列的金融现象和金融问题,如果我们把金融市场比作社会的话,那么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就象老庄讲的一些社会运行的自然法则一样,“虚无”,引入到金融市场就意味着市场不可被定义,有无限可能,我们只能总结一些市场规律而无法预知未来市场的发展,因此在金融市场中虚和实一个都不能少,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理财人员的职责就是在市场这样的虚实转换中为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努力。
前面讲的是金融市场的虚无概念,现在我们来谈谈个人中的虚无概念,在我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就是“我这里有两三百万你来给我理个财,收益越高越好,最好没有风险,要不你就给我一个保证的高收益也可以.”其实我很想跟他说你需要的是投资而不是理财,投资是理财但理财绝对不仅仅是投资,理财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就我刚才讲的虚实转换的过程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再说投资就意味着不确定,不确定就一定有风险,理财可以帮你把生活中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但是投资却时刻伴随着风险,很多客户会对理财的理解上有所偏差,所以理解理财中的“虚”字很重要,人生,幸福,安全感,效用等都是一种感觉,首先我要帮助客户做的是多了解一下自己,因为前面将的词语“太虚”虚到客户都很难把握自己需要什么?可能有的人知道一些但还很模糊,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是什么?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还有幸福感,安全感来自哪里?钱到底重要在哪里?怎样消费我才会有真正的满足感?在不同的情况下自己对于亏损的承受力到底是多少?看起来这些都好像是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但是它们的的确确是理财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看起来我们似乎又要谈到心理学,哲学方面的话题了,但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后面“实”需要做的目标和最终的目的,为了赚钱而赚钱是毫无意义得,理财就是要在财务方面保障自己将来的生活过得安逸,不要因为经济原因让自己的幸福有所缺憾,理财就是要让这一切具体化,然后在具体化的基础上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资金提供,保障每一阶段的理想或是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针对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一方面帮助他找到自己幸福的源泉和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根据他的财务状况评估实现的可能性并努力帮助他完成目标,我想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所在。(未完待续)
理财经理谈理财1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