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被下海,在不得不进行事业选择时,阅读德鲁克的书籍过程中,忽然灵光一闪,从技术发展和社会分工要求来思考,发现了绩效助力行业,经初步实践发现当时赢利不是问题,但其前景太广大了:未来世界五百强,前20强肯定会有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境界和格局一打开,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怕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制定的方针是理论为先,以企业来边实践边探索,以未来成为此行业中领先为目标,也因此全面理清了经营的根本之道。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基本理清了绩效助力这个新行业的框架,从业务角度归纳就是简单的六个字:经营人力银行,并且发现未来的经济社会必然是由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消费资本三方资本均衡的市场环境(将从根本上革除金融资本单方使力的许多弊端),会形成新的二维产业链的环境,绩效助力行业主要承载能力协作型产业链,传统的企业承载产品流转型产业链,这二维产业链将是网状的关系,绩效助力行业将涉及到创业与经营的方方面面。在此探索过程中,最大的副产品就是全面理清了创业与经营的根本之道,自2007年在价值中国开博,几十篇文章都是围绕创业与经营的各个方面而成(既包括专栏文章也包括日志文章),这些文章要么是实践总结、要么是灵感的闪现、要么是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以完成《创业与经营的极致境界》这篇文章为标志,终于从根上理清了创业与经营的本质(此篇文章已被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富生活杂志2009_09期发表,统一刊号CN22-1271/F)。
如何进行创业与经营,简单归纳分为两个层面: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从思维模式看分战略思维和运营思维,战略思维归纳为六个字:道、天、地、将、法、术,运营思维归纳就是五个字:道、法、术、势、正,从行为模式的职能划分归纳就是:架构、交互、操作三个层面。现在学习西方的很多管理书籍都是关于交互、操作层面的,而架构才是决定企业成长速度及未来规模的关键,这就是为何我们的很多企业总是在赚取低端利润的内因,可能会有人不服气,提出没有系统思维也做得很成功、很高利润的例子,其实这是中国快速发展中形成的局部“势”造成的,并不是主动的结果。
目前指导经营的理论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端是无字之书(类似于顿悟或是述而不作),另一端是破碎化的针对具体事务的指导。缺少象《孙子兵法》一样对战争既统辖全局,又能指导具体实践的文字。感谢价值中国网提供了这样一个实名制的互动环境,感谢信息化互联网提供的学习环境,更感谢时代变革提供的大环境,使得能结合各方的成果,将创业与经营的根本之道提炼为二十字(见后面提纲),对这二十字进行阐述,可形成类似《孙子兵法》粒度的经营理论。
成功人生三宝:镜子、单子、窗子,唐太宗以人为镜,开创了贞观之治,说明事业成功应有一面镜子能时时照出优势和不足;而现代经济,离不开大规模的推广,规模化的基础就是文档化,有文档化的指导、有文档化的检查单,这是现代工业成功的基础,这个有效的文档化就称为单子,意味着可以照单操作;而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窗子就是借用看窗外的形象比喻,用于适应这个变化,是指成功需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通过回顾历史,一是可以吸取教训,二是可以明白向谁感恩,吃水不忘挖井人;展望未来,则是为了不失去先机。阐述经营根本之道的二十字以形成《创业与经营的极致境界》一书,其目的就是既不象转变观念那样的顿悟(甚至都不需要文字),也不象解决具体问题那样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琐碎和繁杂,而是为创业与经营建立起通用的基本的“镜子”和“单子”,这是编成此书的主要目的。
此书就是阐述经营的20字根本之道,初拟提纲为:
首篇 综述
上篇 思维模式
第一章 战略思维(六个字:道、天、地、将、法、术)
第二章 运营思维(五个字:道、法、术、势、正)
下篇 行为模式
第三章 职能划分(三个字:架[架构]、互[交互]、作[操作])
第四章 内执行(三个字:规[根本规则]、重[现场重现]、专[专业协作])
第五章 外执行(三个字:力[大借力]、发[大开发]、活[大激活])
未来的社会,服务在经济中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个发展已经超出了服务两字能涵盖的范围,更贴切的字应是“运化”,意味着所有的人将会参与或涉及产业链中的“运化”环节(对此环节的定义见《从6加1到5加1的产业链模式》),创业与经营就不再是投资者与职业经理人专门要考虑的事了,而是要求大多数人都了解和熟悉,因此从社会需求来看,当前也迫切需要一本在经营方面既能统辖全局,又能指导具体实践的书。
现在关于创业与经营,各方面的书很多,看不胜看,没有一本全面涵盖创业与经营各个方面的书,而我在价值中国两年多的几十篇文字恰好是涵盖了创业与经营的大多数方面(这得益于五点:被下海前,经历丰富;个人混合了几个基础专业,并在两个以上专业跨入一流;面对社会责任,好为求道;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及交流的便利;三年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挑战),形成《创业与经营的极致境界》一书,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阐述清楚创业与经营的正确思维模式框架;
2、标识出简明实用的创业与经营实践参照坐标;
3、运用这些理论剖析健康服务行业,找到最佳的健康服务模式,以结束当前健康服务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选用健康服务行业作为具体化的对象,原因有二:一是没有具体实例来剖析,再好的理论本身会走偏,阅读的人也不易吸收(哈佛的案例教学广被接受就是例证);二是健康服务市场本身处于混乱时期,也需要从根本上来进行纠偏。
从紧迫性上看,现代人的生命受到了三重污染:第一重是精神环境的污染,第二重是物质环境的污染,第三重是自然环境的污染。如何去除污染,提高生命质量,是非常的迫切。很多人想走捷径,直接拿来传统养生学中的圣贤传统,事实上是有很多不适合现代人用的,去掉与时俱进的因素不说,留下来的圣贤传统有一个关键点往往被人忽略了,就是当时实践圣贤传统的人是以生计不愁为默认前提的(即使是和尚、道士也有约定俗成的供养环境,保证了不用为生计而奔波),请问现代环境下有几个人能做到不为生计奔波而只考虑养生,无所不在的信息广播环境下,又有几个能逃脱开现代的压力而单纯追求养生。
因此,本书的实例化也是基于现在的环境和条件来探讨如何才能最佳地做好健康服务,也就是为现代养生寻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不要以为现在科技进步了,养生就是小菜一碟。人类现在已经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但是对人体自身的认识才刚刚起步,波音747飞机有600万个零件,但与人体相比还是太简单了。人体一个细胞里面有30亿个碱基对,粗略估计人体约有10万亿个细胞。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雄心勃勃地提出要搞两大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和征服癌症计划。结果阿波罗登月计划圆满完成,而庞大的征服癌症计划在花费了200多亿美元巨资后,因无法完成预期目标而不得不宣布失败,至今,癌症还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另外,从经济的角度看健康服务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就象
从社会发展看,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开放的深入,外面的狼一定会进来,而要与狼竞争,猫显然就不是对手,而是一定要修炼成虎,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创新成果的转化离不开创业与经营,因此,如果有一本书能理清创业与经营的正确思维模式,有实践参照坐标,并有身边的实践供验证,则不但对修炼成虎有帮助,也对促进创新非常有帮助。
综上所述,形成《创业与经营的极限境界》这本书就非常有必要。
自2007年以来形成的几十万文字,算是为编写《创业与经营的极限境界》这本书准备了出发的一些基础,既然目的已经明确,不妨利用一下新的技术形式,这本书的编写就采用众包的模式,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先形成完善的目录,然后完成书内容,再借助传统出版公司的经验和力量,将这本书出成精品,到时大家就按参与的贡献大小来署名和参与利益的分配。
采用众包模式,初步规划的成书过程:
第一步,聚集5个热心而有责任心的执委会成员,制定贡献计分规则,负责召集和发布任务。
第二步,初定书的目录,形成热心的参与者群体;
第三步,分别定稿各章节,以基本独立成篇的文章组成全书,每篇文章有作者、编辑和审校;
第四步,最终审定书的目录及文章;
第五步,书最终定稿,根据贡献大小,定出最终5个成员的执委会名单、20个成员的编委会名单、30个成员的审委会名单。
第六步,请人作序并形成感谢文字,入选的委员及作者提供2寸标准彩照及2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作为书附录(一为铭记作出贡献者,二为书出版后方便进行升级改进)。
第七步,最终出版发行,并按贡献进行利益分配。
有企业家说,博览群书、学以致用是每个励志者所向往的事,但繁忙的俗事让人没有这样的阅读心境。有的企业家是这样做的:只要是新出的管理类书籍他都买,然后让企业文化中心负责阅读后把重要的内容整理成小册子给他看,为此节省了不少时间。但这个过程对书籍的内涵损失也会是很大的,不若有一本几十万字的《创业与经营的极致境界》让阅读者随时能照镜子,找到帮助提升思维模式的单子,这无论是让阅读者在实践中受益,还是让阅读者更好地吸收管理书籍的营养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既然创业与经营这样的经济俗事,任何人已不能回避,那么我们不若从源头上为做好这个事情,准备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大家一起来行动吧,为形成一本最基本的供创业与经营者参考的书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