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闲逛,看到了网友“另半支烟”写的一篇博文,标题就是“赵本山老师应该退出春晚的六大理由”,细看一下,真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因为今年大年初一写“央视春晚的市场迷茫与品牌创新”,在文章中谈及演员队员严重老化的问题时,已经提到了赵本山。考虑到赵本山老师的贡献、名气和影响力,在提他退出春晚时确实需要想想理由。当时我就想到了几点,这里特补充进去,以供央视和赵老师本人参考。
1、本山模式,小品难创新。赵本山的小品模式和风格已经固化,《捐助》虽然也是小品中的优秀作品,但它无非是多年来无数个小品的“变形”,“味道”基本一样。这于赵本山本人是不可超越的,其原因在于赵本山本人的专业、文化、经验等基本因素。这本无非厚非,但其危害性在于,它同样固化了央视小春晚小品类节目的选择风格和内容,使整个央视春晚小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受到了抑制,
祖国之大,具有多样性的娱乐文化丰富多彩,并不是离开了赵本山东北风格的小品就开不了台。央视春晚对赵本山小品的依赖,本质上说明了央视春晚策划团队或管理团队自己创新意识的弱化。
2、露骨广告,公共利益损。央视春晚是一个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它不是一个由企业或某一个赢利机构办的娱乐节目,而是由国家财政出资举办的一个基于全国观众一年一次的娱乐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公共产品。然而,作为小品演员的赵本山和作为企业家的赵本山在央视春晚出现了角色错位现象。一方面,它顽固地坚守央视春晚阵地,似乎不再是为了艺术,而是更多地基于“本山传媒”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推广。赵本山之所以在央视春晚成为“红旗不倒”,还可看出本山传媒与央视某些主持人、策划人和创作团队的小群体利益的复杂“利益链”关系。另一方面,赵本山小品明显的“广告植入”模式,也是对这种公共娱乐文化的一种“私人入侵”,开了一个极坏的先例。
总之,这就是借公共舞台,谋企业和个人之私利。它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央视春晚的一种“堕落”。
3、本山退出,促春晚转型。我在前一文中说,央视春晚的节目内容总体而言,属于中国北方文化,大多数节目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为主,再加上一些民族节目。其中,赵本山的东北地方文化曲目,又在整体布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赵本山为东北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他在春晚中的小品节目,还是他拍的电视《乡村爱情》、《刘老根》等,都能风行全国,实属不易。
但不可否认,赵本山的这一使命似乎已经完成,它的影响也已经达到极致。这无疑也是央视的贡献和作用。然而,任何传播影响力都有兴衰周期,如果任其扩张,只能使央视春晚的定位偏离全国市场越来越远。
因此,未来的央视春晚,如何培养其他区域的新人,为传播其他区域的地方文化做出贡献,是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战略大事。
4、效应递减,规律不可违。任何人的创作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同时任何节目的市场生命周期也是有限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大潮下,娱乐文化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十分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本山小品这几年的市场效应出现边际递减几乎是一种必然趋势。尽管在东北,赵本山是个“传说”,是一个神话。如果他只是在东北,继续怎么折腾和辉煌,这都没问题,他的光环和效应或许还可照耀若干年。
但问题是,央视春晚不是一个全国性综艺节目品牌。虽然赵本山小品与央视春晚一同成长,但我们并不能说,央视春晚与赵本山小品一同老化。因此,无论央视,还是赵本山本人,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进入和退出都要理性,不应在情感化和利益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另外,“另半支烟”的六点理由我都同意。这六点理由介绍如下:
5、本山老矣,尚能搞笑否?赵本山老师已经很老了,身体老了,意识也难免会老。他还能不能与时俱进,能不能贴近当下,这些不用想都知道答案。老了就得服老嘛,没有人能够“常青”一辈子,赵本山也是如此;
6、急流勇退,保一世英名。比起同时代的小品及相声演员们,赵本山找到了自己的表演方式,也开创了一个“赵本山时代”。疲态乍显,那就赶紧“急流勇退”吧,否则,在春晚这个僵化的舞台上,一世英名恐怕不保——等到沦为黄宏们时,悔之晚矣。看看人家陈佩斯,虽是“被退出”,但无形中保全了他的“英名”——哥虽不在春晚,江湖却有哥的传说;
7、黄金搭档,都已经离开。从宋丹丹、高秀敏到范伟,赵本山这几位搭档个个都是能顶半边天的主。他们与赵本山合作的小品,也是个个都属精品。足以可见,搭档的重要性不可低估。然而,随着高秀敏去世,宋丹丹范伟的离开,赵本山孤单了很多。他没了一个合适的搭档,就算刻意培养,也难有超越他们三人的地步。没了“黄金搭档”,赵本山的小品,显然就缺了不少“营养”;
8、无须恋战,身体才重要。赵本山之所以坚守春晚舞台,一方面是为了报央视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大概就是赵老师自己都无法舍得离开舞台吧。曾经辉煌过的人,往往会留恋当年。更何况,赵本山尚在辉煌中呢,当然是不太可能“紧急刹车”了。须恋战?保重身体!
9、别太分心,专注于影视。赵本山的野心当然不止于春晚,从2003年的本山传媒成立,他的娱乐帝国就显出轮廓了。一口气拍出《刘老根》《马大帅》等脍炙人口的系列电视剧,更让人有理由相信,春晚舞台仅仅是赵本山的营销工具而已。所以,全心专注于本山传媒的业务才是正经事,这才是您的万年基业百年老店啊。
10、老赵不退,晚辈难出头。以赵本山为首的一波老演员诸如黄宏、郭达、冯巩等人,长期霸占着春晚的舞台,年年都是老面孔,看着怎能新鲜,就是上等的佳肴,连续吃上20年,不反胃才怪。老赵不退,晚辈实难出头,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干脆连“现”都“现”不了。赵老师的魅力越大,压制新人的气场就越强。
总之,关于央视春晚,我不打算再写什么了。毕竟这与我的专业无关,纯属一时心血来潮。本来,看了有关央视春晚的满意度调查后,打算再写一篇质疑文章的,但后来一想,还是算了。我想全国有那么优秀的专业人士,他们更有发言权。反正,作为观众,我有足够的选择权:大不了来年不看。
另半支烟:赵本山老师应该退出春晚的六大理由
http://netyuan.blog.163.com/blog/static/3914912010115419147/
王先庆:央视春晚的市场迷茫与品牌创新
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101141241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