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减持VS重组类"小股票"走强


  中国平安“大非”解禁,大股东的抛售使得该股大跌超过8%,让市场体认到非国有股股东在意见不一致时的可能风险。中国平安大股东成本很低,尤其是原始股东的成本早已是降至负值,这类股东的套现行动透露出的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离心离德,还是只是短暂地认为股价高估而作投机性减持?市场只能揣测。

  

  中国平安股价的重挫对指标股的人气挫伤是显而易见的,工行、中行、建行、深发展、中信证券以及中石油、中石化、深万科、招商地产等大盘股股价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带动沪深各类股指继续收低。

  

  而在指标股的回落之中,两市热点与强势个股却是呈现出暗流涌动的局面,这是虎年伊始股指温和下跌时的突出特征,一个明显的印证是,在股指回落之中,两市上涨与下跌家数对比呈现出涨多跌少的局面。其中,地域概念板块特立独行,福建板块一马当先,中国武夷、福建南纺、青山纸业、三木集团、漳州发展、福建南纸、中福实业等多只个股已经收出两个甚至是多个涨停板。

  除地域特征外,重组概念大旗飘扬。

  

  从市场运行来看,我们的观察是股指短期运行总体是谨慎的,但不同构投资者的心态各异,主要的情势是:宏观经济局势平稳,在政策环境方面,货币政策收缩对流动性的限定影响着主流机构投资者的策略与行为;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在悄然推进,指标股的平静与管理层不希望对此炒作的愿望契合;外围市场涨多跌少,运行平稳,对A股构成下跌起到一定程度的封堵作用;而经济形势与周边市场的相对平稳,对以私募为代表的中小机构投资者形成激励,这是“小股票”不断有黑马奔出的资金支撑因素。而小股票的不断呈现强势,也反映出市场对重组理念的期待,使得市场在虎年开始时对这一主线的延续惯穿充满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