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网吧帝国》 作者:赵福军
虎年春晚,早早出场的冯巩说的不仅仅是相声,也不是寂寞,而是集结了众多网络流行语的“相声剧”,随后王菲复出、小虎队劲舞、刘谦魔术将春晚推向一个个的小高潮,直到最后,本山大叔的《捐助》小品,最终将整台春晚和观众推向了笑的互动高潮。今年的春晚留给笔者两个深刻印象,其一是网言网语无所不在,其二是网络企业的营销植入也无孔不入。这两点归结起来,其实应该说是互联网文化与互联网经济在本届春晚“大行其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是有原因的。
首先,2010年,80后开始“而立”、90后开始“弱冠”,他们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坚力量,这使得传统春晚的目标观众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向80后、90后转移,而80后、90后属于“互联网下的蛋”,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互联网“一网打尽”,正因为如此,在2009年曾经流行的“偷菜”、“我妈叫我回家吃饭”、“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唱的不是歌,是寂寞”、“雷人”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你是互联网,我是防火墙,你喜羊羊,我灰太狼”等网言网语从线上走上传统媒体巨头CCTV之上的根本所在,这或许会让当年批判网言网语的专家门大跌眼睛,虽然父母一辈的老人们或许对我们观看本届春晚一些节目时的捧腹大笑而感到纳闷,但无论如何,网络已经在向传统生活无限化渗透,并且日益被主流意识所吸纳与接受,这样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
其次,除了网言网语在春晚畅言外,网络企业也充分借助春晚平台不断做着品牌或产品的植入,在《捐助》里,赵本山和小沈阳等人提了不下10次某网站,某酒品牌也频频亮相。甚至有网友怀疑,连小品中提到的“三亚”也是隐性广告之一,对此网络上网友一片骂声,痛斥广告植入的太直接。
从公关的角度来看,一方面CCTV仍旧属于公信力最强的媒介,而作为CCTV王牌节目的春晚,尤其是屡年来作为压轴的赵本山的小品节目,势必成为众多企业“慷慨解囊”的对象;另外一方面则说明互联网经济已经在国家整个经济体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其财力已经能够在传统重量级媒体的春晚中做大笔市场投入,毕竟其企业或产品的受众在向春晚转移。
其实近两年,CCTV春晚植入类广告的增多,笔者认为是春晚营销探索路的开始,其实营销植入无可厚非,只要具有很好的植入创意,在一定的语境中将植入做的平滑而非僵硬,在尊重观众欣赏与观看的同时,实现多赢是大趋势。在本届春晚的节目中,唯有赵本山的《捐助》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最多的掌声和笑声,这说明虽然有一定的广告植入,但节目本身以及价值取向上还是被观众认可和接受的,广告植入并没有打乱用户的感官体验。
公关植入与广告的本质区别就是非强制性,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风格将品牌或产品推送给用户。其实从CCTV作为媒体角度而言,这些植入性广告比那些常规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与令人做呕的电视购物广告而言,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电视媒体的赢利模式就是免费内容+广告,这样的赢利模式不改变,广告就会永远会充斥我们的眼睛,与其要痛骂,更应该指向的是那些电视购物类广告以及广告本身比节目还要时长的“变态广告”。
除此之外,赵本山与搜狐系的合作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接连在其春晚的小品中植入后者再自然不过了。对于网上“拍砖”者,其实已经知道所植入的产品或品牌,植入不过是一次心理阶梯的再占位罢了。由于赵本山以及其众位徒弟在国内小品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作为网民,笔者仍旧非常支持其植入各类网络事物,毕竟通过植入可以借助CCTV春晚平台对非网民进行一次互联网“洗礼”,对整个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以及三网融合的加速都是有正向意义的。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博主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转载请经授权。
联系方式如下:
MSN:zhaofujun@hotmail.com
QQ:43471982
mail:zhaofujun_19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