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博会,一个产业的发展缩影


任何东西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规律,摩托车行业也不例外。从最初的暴利浮躁时代到向技术和管理要效益的正规经营转变,冲击着人们对摩托车产业原有的思维结构。摩博会伴随着中国摩托车产业从浮躁走向理智,见证着中国摩托车产业的最“黄金”的发展阶段,而它的血液中,也早已经融入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基因,反映了中国摩托车产业的生命轨迹。

光辉的岁月,热闹的场馆

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摩托车产业经历个飞速的发展时期,“饥饿”的市场,到处充满商机会,刺激着中国摩托车制造的末端神经。在终端市场上,名气就是销量,产品就是利润,很多人靠着经营摩托车,糊里糊涂地发了财,而这样的“标杆”效应在终端市场引起很大的震动,对许多人来说,经营摩托车就意味着财富,于是很多人开始四处张罗品牌,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而很多摩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那时各大展会的展馆内人如潮涌、人在展馆里面都行动艰难,参展企业发给观众的资料都是厚厚一大叠。而摩企的联袂演出,使那时的展会无论从规模、气势、影响上来说都表现出极强的感染力。

“在前几年参加摩展,对于很多新品牌来说,很有作用和意义,一方面我们通过展会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开拓市场网络。这当然有一个前提:那个时候的摩展影响很大,参加人数很多,尤其是经销商。 那个时候,摩展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重庆一个企业高层对当初展馆的红火场面还历历在目。

随着中国摩托车产业的演变,现在摩托车的生产基本集中在重庆、广州和江浙鲁豫板块,而且尤以重庆和广州最为集中,很多摩托车展会也历经了这样的变化,从原来名目繁多的整车展览衍变为硕果仅存的两个展会: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和中国摩托车工业博览会,而这两个目前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两个摩展,也被重庆和广州两个城市收入囊中。尤其是重庆,作为中国摩托车最大的生产基地,显然具备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据悉,经国务院批准,从2006年起,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重庆市政府主办的中国重庆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升格为中国摩博会,沿用重庆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的届别,这是我国摩托车行业惟一一项国家级博览会,每年举办一届。

为了办好展会,重庆政府不遗余力,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地域的优势为重庆摩展带来了众多专业观众。政府的支持,也让当地众多中小企业得以低成本地推广自己。但是这让重庆摩展在内容上很自然地也带上了浓厚的“重庆”风味。几年来,重庆摩展一直在努力摆脱“重庆制造”痕迹,比如给出极优惠的条件邀请全国主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加盟展会、加大在全国各地的零部件的招展力度、积极与世界各地摩托车协会和企业对接……

但从实际看,效果不是很明显,直到2009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这种颓废的局面才有了彻底的改观。

第八届中国国际摩博会可谓近几年摩托车展会的集大成者,无论从展览面积和专业观众,都超过了世界第一大摩托车专业展会——米兰国际二轮车展的同类指标。展会还吸引了来自31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行业协会代表、进出口商会代表和采购商到访。有500多位摩托车爱好者是从全国各地骑摩托车来渝观展。2500多人参加了展会组织的6场专业会议和论坛。国内参展企业中,代表中国摩托车制造能力和水平的大长江、隆鑫、嘉陵、建设、宗申、力帆、钱江、洛阳北方等排名前15位企业及鑫源、春风、望江、恒胜等知名企业绝大部分参展并都作了大规模推广,展会上发布新车100余款。此外,还有260多家零部件企业及30多家行业媒体参展。

国外参展企业中,雅马哈、铃木、哈雷、杜卡迪、标致、比亚乔、派姆等世界知名摩托车企业,以及拥有摩托车行业领先技术的德、美、日等国家的摩托车零部件企业参加了展会,展出代表国际摩托车先进水平的摩托车近百台。

 “如果一定要我对2009年的行业展会做个评价的话,我认为今年重庆的展会办得很红火,江门的展会办得很有特色。重庆展会无论是从展会的参展企业还是从展会的档次规模,都可以与世界米兰车展媲美。而江门的摩展,虽然展会规模和参展企业不能与重庆展会相提并论,但是展会组织部门的“文化牌”做的很有特色,发展的空间很大。”摩托车行业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说。

新的环境,新的生存

行业整体转型时刻,也是英雄攻城夺地最好的时机。摩托车产业洗牌,这个称呼完全可以登上近几年摩托车行业流行语榜首,但是洗什么牌,如何来洗,洗完后的行业格局猜想,很多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而作为行业内著名的大型展会,自身具有抗衰退的基础和能力。行业大洗牌可能会对其有冲击,但是政府与主办方的重视程度不够;服务意识跟不上来;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大力借助专业媒体进行宣传等也是重要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展览会失去了最重要的功能,缺乏对专业观众的吸引力。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摩展如何体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这些都成为展会举办者最头疼的事情。

在竞争激烈的摩托车行业,注重交流和品牌文化塑造的企业越来越多,而这些企业有着共同的特征:品牌形象、技术实力、服务水平和企业文化等展示因素。而作为摩托车业整体发展的“风向标”。这些新的竞争因素在第八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有了充分的体现。

譬如交流的需求,对于中国摩托车产业来说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由于国内常规车型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中国的需要,而大排量和休闲娱乐摩托车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正在扩大。国外众多品牌的参展,就是为了借展会的平台最大程度地宣传自己。此外,中国中小排量的摩托车生产在经过长时间市场考验后,已经达到世界同行品质要求,但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企业都渴望将剩余的生产能力在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释放。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力地承载平台,而这些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实力或者小范围内的宣传都达不到目的。因此,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就担当了这样的角色,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理想平台。

新产品层出不断。不仅是国外众多企业参与,国内很多企业在此次展会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嘉陵把三种型号的军用摩托车搬到了现场,披上迷彩战袍的嘉陵8×8水陆两栖轻型全地域车,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复杂地形,是嘉陵专门设计用于反恐、侦察等特殊用途的军用摩托车,车上设计有各种接口,可以搭载不同的武器系统;宗申集团把《罗马假日》中经典踏板车VESPA从意大利带到了重庆,该车售价据说高达数万元人民币。同时,宗申还进口了合作伙伴意大利比亚乔的倒置式三轮车 MP3,这种车采用了前面布置两个轮胎的古怪设计,据说主要是为了满足中老年人的使用。宗申方面表示,很快就将把这两款车投入国产,预计国产后的价格将得到大幅下滑。力帆展出的水冷多功能摩托车,这种摩托车不仅能够多装载货物,而且通过在发动机上外接抽水机装置,就可以利用发动机抽水,浇地、洒农药等等,实现多功能,多用途。

此外,钱江、大阳和春风等企业也拿出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展示,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参展商的兴趣。

还有就是品牌文化内容的丰富。这次展会安排了精彩纷呈的赛事,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设有摩托车安全驾驶普及宣传巡游活动、摩托车特技表演赛及闭幕文艺晚会等环节。此外,选手的表演赛也将是此次赛事的一大亮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车手将以其精湛的专业技术博得众多业界人士及摩托车运动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从另一方面促进带动业余摩托车竞技比赛举办的水平,为广大摩托车爱好者提供广阔的平台,近距离接触国内顶尖赛事及选手,以提升其专业素养。

“摩博会还应该再加大文化的推广力度,把注意力转向提高摩博会的文化品位上来。摩托车模特大赛、摩托车摄影大赛、摩托车工业高峰论坛和改装大赛等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车展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也成为许多企业进行品牌宣传的新阵地。重庆市政府也可以整合资源,利用当地有地域性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人们加入到摩托车文化的缔造中来,形成车展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力争把每个喜欢重庆文化的群众都变成摩博会的观众。”行业人士对重庆摩博会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能力。

在行业形势持续好转和重庆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提振下,2010年,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一定能在2009年的基础上呈现给大家更高品质的视觉盛宴,因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