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把钱花到了哪里?


   

地方政府把钱花哪儿去了?

钟永圣

 

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要想知道一个人对于某个物品的真正意图,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他出价。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他的判断“推论”:要想知道一个政府的真正意图,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看她的支出。

一主要的支出干什么了?

全国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007年为38339.3亿元,2008年为49248.5亿元,年均增长28.5%。同期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8%。支出超过收入4.7%。在13项预算支出中(分别是: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商金融等事务和其他支出)超过10%的有三项支出:教育(2007年17.5%,2008年17.3%)、一般公共服务(2007年16.6%,2008年15.1%)和社会保障和就业(2007年13.3%,2008年13.1%)。三项合计47.4%,接近预算的一半。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三项的支出比例在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地方政府近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在了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上。结果如何呢?

二增长比例最快的是哪些支出?

从增长比例上看,地方政府的各项支出都在非常迅速的增长。单项年均增长比例最低的三项分别是:一般公共服务17.3%,公共安全18.5%,科学技术22.5%;而单项年均增长比例最高的三项分别是:环境保护55.5%,工商金融事务41.8%,医疗卫生38.6%。也许是近年国家强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问题,也许是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也许是改善环境不但能够博得百姓的支持,而且可以得到投资商的青睐,环境保护的增长比例非常瞩目。经济事务方面的增长并不意外,这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也是主要任务。医疗卫生的增长是一个令普通百姓可以得实惠的变化,据说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部分药品的价格会下降50%。希望有些人不要因为降价就大量吃药。——经济学中的需求定律: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最好最后的观察结果是群体行为在医药领域推翻这个定律。

三地方政府的支出结构是否需要调整?

近期房价飞涨,被指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所致,导致一部分网民对地方政府非常“板砖”。简单的支出分析看不出地方政府支出有什么“毛病”——即使有,恐怕也不会大到让一个外行或者没有政府工作经验的人从宏观数字上看出来。支出通常具有“刚性”,那么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的收入路径就不会改变,否则难以为继。2008年,税收收入占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的81.2%(各年都差不多,都在80%以上),其中比重最大的三项收入(以2008年为例)分别是:营业税占31.8%,增值税占19.3%,企业所得税占17.2%。其他单项收入没有超过7%的。无论预算收入还是支出,都有法例,不会随意调整。预算外,如果用于个人腐败确实是大数目,若要改变某大项支出的比例,又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