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先来看几个小新闻。
吴老师在深圳龙岗一所小学当班主任。有一天,她在黑板上写下了科学家、工程师、教师、警察、军人、记者等多种职业供孩子们作自己的理想选择,有同学写着要做官,当她询问学生为什么想做官,孩子居然直言不讳:当官可以收很多礼物,多开心啊。
邢台一所小学对学生作了一次理想调查。 “当官”、“当大明星”竟成了孩子们的最大愿望。
成长网站和《成长》杂志也曾对2500多名中小学生作过一次有关理想的调查。其中在“才、权、钱、貌”四项选择中,希望当官“有权”的竟占了69%。
广州市团校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针对广州青年就业心理进行的调查显示,调查数据显示,46.5%的广州青年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是“党政机关干部”,该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介于18至35岁的青年共500人进行问卷访问,收回有效问卷424份。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2.1%,女性占47.9%,接受调查的青年的文化程度是高中(含中专、技校)占43%,大专占13.2%,本科或以上的占40.1%。
当官作为一种职业,就像老师、医生、科学家等职业一样,成为人们的理想本也天经地义。古时候的学子,皓首穷经,悬梁刺股,还不是为了一朝榜上有名,谋得一官半职。
倒是在如今这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如此多的人仍然选择当官作为理想,值得深思。
当官既然成为许多人的理想,必然有其吸引人的东西。这就涉及到权力的作用了。人们之所以愿意当官,实际很大程度是看到了权力而已。
权力是可以使用的。这个几乎不用动脑经,凭一个几岁小孩简单的生活经历就可以明白。
有权的人,开会可以坐在主席台,看演出可以坐最好的位置、到处受欢迎,可以叫别人帮你做事,可以收礼、常人很难办到的事,在他手里不费吹灰之力等等。
从一些人们所熟知的话语中也可以了解人们对权力作用一般的理解。
新官上任三把火。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有权就有钱。
官大一级压死人。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权为民所用。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
实际人类社会权力的作用要深奥、复杂得多。远非有权就有钱那么简单。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权力的定义。
每个人都有需求需要满足,不管是吃饭、睡觉那么简单的需求,还是实现自己理想、获得他人尊重认可这样复杂的需求。当一个人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需要依赖于他人时,并且希望他人给与满足的时候。权力就诞生了。而需求的强度、依赖程度的轻重,就决定了权力的大小。
下面我们由浅及深的来分析权力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作用。
权力的第一个作用,使人屈服。
这一点,似乎被世人所熟知,而深层的逻辑可能并不知晓。
一个人拥有了权力,意味着他能影响、甚至决定另外一些人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正是这一点,让权力有了让他人屈服的力量。
权力让人屈服的逻辑也不复杂,只是让你在屈服与不能满足需求之间做一个选择。要么屈服,要么自己的需求不能满足。
而人的理性是自利的。也就是说要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除了屈服,别无选择。
人的需求很复杂,有些需求可以不满足,并不会有太大的痛苦,就像实现理想、环游世界。但是有些需求,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不满足的,像呼吸、吃饭。这就是说,不同的需求满足与否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痛苦是不同的。越是会给人带来痛苦的需求,一旦依赖于他人,越能产生大的权力。就像生存的需求。
同时,不同的人的需求偏好不一样,这就可以解释不同的人面对权力时不同的表现。
有人可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屈、慷慨就义、宁死不屈,有人会卖友、卖国求荣。
如果有人在权力面前没有屈服,只是权力不够大而已。
是人,就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不怕死的英雄、文人,一样会屈服于权力。
历史上有许多人从容赴死,屈原、王国维、老舍、傅雷等等。实际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既然死都不怕,为什么要去寻死呢?
显然,在他看来,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他就是为此而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裴多菲·山陀不是有一首诗,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知道了这一点,你就知道没有人在权力面前可以选择。
看马戏的时候,驯兽师与动物之间密切的配合,动物出色的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惊叹不已。大象可以跳舞,老虎屁股但摸无妨,甚至可以与马同场表演,狮子可以在驯兽师的指挥下,跳上跳下,跳火圈等等。
动物为什么这么听话?
驯服的过程尽管非常复杂,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把动物需求的满足与听话联系起来。
听话,就会有物质奖赏,不听话,可能就会有鞭子。
听话实际意味着屈服。
驯兽的过程,实际就是人逐渐对动物拥有权力的过程。
人类社会,实际一样有这个权力建立的“驯服”过程。只不过,人类更加聪明。一方面,“驯服”的手段更多,更加不着痕迹;另一方面,人类本身的理解、适应能力更强。不需要像训动物一样,反复的刺激强化。一旦权力建立,效果要持久的多。
至于人与动物,那一个更难驯服,这个倒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人的驯服难在让他人的需求满足依赖于自己,动物的驯服难在让他理解人的意图。
权力使人屈服,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从小到大日常的生活经历不断地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小时候,我们屈服于父母,按时其起床睡觉;明明不饿,或者菜不好,不想吃,也得吃点饭;见到陌生的亲戚,也得恭敬的叫叔叔、阿姨、爷爷,衣服不敢搞得太脏。
上学了,我们屈服于老师。不敢迟到、上课不敢讲小话,做小动作、睡觉,作业按时完成,老师的讲课再不敢兴趣,也不敢随意的旷课。
上班了,我们屈服于上级。交代的任务不敢拖延,不敢给上级脸色看,不敢让上级难看,揣摩上级的喜好,尽量取悦上级。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无形中委屈着自己的意志,屈服于某种无形的力量。不会去抢、去偷;不敢轻易违章,高速公路上,小心谨慎以免超速;公共场合看到有人行窃,装作视而不见,不敢做声;写文章,不敢随心所欲;等等。
我们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我们屈服于权力而已。
试着想一想,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
历史与现实中,充满着这种屈服于权力,用权力使人屈服的例子。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一个男尊女卑非常严重的社会,这绝对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必然遭到社会强大的反抗。
然而,武则天做到了。并且是别人求他做“皇帝”。
公元690年,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身着帝王的兖冕服饰,登上则天楼,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年号为“天授”。
要知道,为了让臣民屈从于自己的意志,武则天处心积虑几十年。
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杀戮殆尽﹔另有“海内名士”三十六家﹐也以谋反的罪名而被族诛。
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骆宾王写下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武则天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林语堂先生《武则天正传》提到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
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
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员外置官﹐破格用人。选拔了一批才能之士﹐如狄仁杰﹑李昭德﹑姚崇﹑宋璟及张柬之等,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她认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制定政策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
在当时的社会,有许多人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接受武则天当皇帝,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于武则天的评价“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就可见一二。然而,却违心的接受,不敢反抗,屈服于权力而已。
越王勾践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权力使人屈服的逻辑。
公元前494年春天,越伐吴,夫差败越于夫椒,越王勾践困守于会稽山。
勾践于公元前492年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
夫差有意羞辱他,囚于石室。要他住在吴王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
勾践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掀开马桶盖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体贴夫差的病情。“问疾尝粪”,博得吴王夫差之欢心。
越王勾践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如此忍辱负重,为常人之所不能为,无非想要掌握自己生死、前途的吴王夫差放过自己而已。
简单一点,夫差对勾践的权力使勾践屈服而已。
勾践公元前473一举灭吴,吴王夫差求和不成自杀而死。这正是越王所求。
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并不鲜见。日本的德川家康就是另一个极好的例子。
与门户极不相当的今川氏家臣关口氏的女儿关口筑山结婚,而且筑山相貌丑陋,已经24岁。
迫于织田信长的压力忍痛处死了爱子德川信康。
德川家康的忍,实际有时候就是一种权衡利弊之后对权力的屈服。并不是所谓的忠诚、宽容。
以上的例子,理解起来并不难,下面的例子本质上毫无区别,但是只有理解了权力的定义才能明白这一点。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人叫做徐庶,正准备辅佐刘备大展宏图的时候,曹操略施小计,竟然让他离开刘备,主动投身曹营。
原来,曹操知道他是一个大孝子,曹军掳获徐庶的母亲后,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担心母亲安危,痛不欲生,向刘备辞行。走时对刘备说 “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
尽管《三国演义》的描述有文学的色彩,但是无碍于问题的阐述。
人的需求很复杂,因此权力来源有很多。钱、色、名、官位,都可以让你借此拥有对他人的权力。
徐庶在乎母亲的安危,曹操轻而易举的拥有了对他的权力,从而让他屈服。
加拿大多伦多规划一座公园,自上世纪60年代起,市政府就不断试图动员公园规划地的8户人家卖房迁走,其中7户都已成交。惟独最后的一户,硬是扯了30多年的皮,最终市政府不得不花83.5万加元买下。该地区的房价,一套2000多平方英尺、已建成30多年的单层独立屋,政府的法定估价不过60多万加元。如果拿到市场上挂卖,估计挂上半年都未必有人问津。
业主的确有牟利的嫌疑,然而,政府只有如数交钱,别无他法。
不能用挖掘机强拆,不能晚上放火。
一个普通的民众,如何让拥有强大力量的政府屈服,按自己开出的条件成交呢?
权力,法律赋予的权力而已。
按照加拿大的法律,独立屋的房权、地权都归业主所有,政府无权在业主不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征用房屋所占土地,并改作其它用途。如欲征地,只能在你情我愿的前提下跟业主好言协商,并满足业主所提出的条件。
对于一个普通的民众,如何让他人屈服与自己的意愿从而维护着自己的利益呢?
暴力肯定不行,个人的力量终究可以忽略不计。成都市金牛区居民唐福珍自焚终究没有改变自家房屋被拆迁的命运。
领导力更不切实际。
唯有权力。
而法律正是民众权力的来源。
1964年小规模的反越战运动在大学的校园开始。
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70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入侵柬埔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
1968年3月31日,约翰逊发表演讲,终止“轰雷行动”,表示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
1969年,尼克松成为美国总统,表示要推行“越南化”政策,让美军逐步撤出越南,并于当年6月撤出首批25000名美军。
2009年2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在未来18个月内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
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公开承诺,若当选美国总统,就任后16个月内完成自伊拉克撤离美军,仅留下少数必要的军力。
《华盛顿邮报》公布的一次民调显示:多数美国民众支持奥巴马的政策,七成美国人要求奥巴马履行16个月内自伊拉克境内撤军的竞选承诺;
在美国工会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
象码头工会就与政府和公司达成了协议,企业雇佣码头工人必须优先雇佣工会成员,而且每小时的工资不能少于35美元。
数年前的UPS大罢工就是因为工会没能与企业协商成功,结果全美国快递配送系统大瘫痪。最终谈判的结果是企业对员工工资增长12%,五年资历的员工每小时工资不能少于50美元,同时增加员工福利和保险。
联邦政府的员工都参加政府公务员工会,数年前政府员工罢工,包括管理美国身份证和驾驶执照的DMV部门的员工全体罢工。造成了一连七天的政府瘫痪。
警察也不例外,偶尔也会听到警察在罢工。
美国工会的力量甚至可以影响、左右国会、总统的选举。
在2006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大胜并执掌本届国会,美国劳工组织就功不可没。在这次选举里,美国的工会组织筹集了上亿美元帮助民主党竞选。
2008年8月19日电综合报道,美国联合汽车工会18日宣布支持民主党准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自动辞职的总统。
2007年5月10日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宣布将于6月27日向英女王递交辞呈,结束长达10年的首相岁月。他同时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
以上的例子中,在普通人眼里具有很大权力的人选择屈服。为什么屈服?
民众的权力让他屈服而已。
在一个社会里,民众个体分散、微小的权力要凝聚成巨大的权力是要有条件的。比如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允许公民自由集会、组织参加社团等等。
民众的权力一旦形成,会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个原先权力甚微的普通民众,拥有的权力显著增大。
有一收银员工作时睡觉,顾客唤醒她,收银员因此感到不满而破口大骂,该顾客恰好是加州第三最有权势的高官,但这收银员却并没有被辞退,理由只有一个, 因为, 她是工会的工人。
这个例子的真实性并不重要,这是一个根据常识就可以理解的道理。
黑社会成员肆无忌惮,趾高气扬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力会改变物体的运行状态,权力必然会使人屈服。想要不屈服,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拥有更大的权力。
权力的这个作用,只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无所谓好坏。可以给人类带来福祉,一样也可以带来灾难。
二战期间,犹太人的悲惨的遭遇源于权力,战后他们获得自由与新生,同样源于权力。
权力的作用<一>——让人屈服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