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在线交流火爆场面的背后


总理在线交流火爆场面的背后

文/陈永东

 

  2010年元宵节前夕,总理与广大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场面异常火爆,网民参与热情相当高。在这一火爆场面的背后,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在新媒体日益普及之后政府与民众交流沟通水平的提高。

  一、彰显民众的参与热情

  2月27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前的一天,总理与广大网民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在线交流,这是总理第二次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和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环球频道全程进行文字和视频直播。

  其实,从上午上午8时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发出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预告消息后,网友就反响十分热烈。我在上午8:30左右在微博里发布这个预告时,不久便有许多网友转发并回复。另外,其他也有不少玩微博与BBS的网友竞相奔走相告:记住下午3:00与总理进行在线交流。

  随着下午总理在线交流时间的临近,各类交流的问题也以不同形式大量汇集。从上午8时发出预告消息到下午5时访谈结束,网友共发来提出问题的帖子超过40万个,还有10万多手机用户发来短信提问。这充分彰显了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期间,包括我和和的同事、朋友也在不断地关注不时更新的在线交流内容。

  的确,广大民众非常希望与总理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进行一次直接交流,就好像促膝谈心,就好像“拉家常”,这种形式的确让广大民从比其他任何形式更方便地与总理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人民网由于技术关联而自动生成的“主席微博”的一个例证,“主席微博”在短时间内被两万多网友关注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民众有非常高的与政府交流的愿望与热情。

  二、表明政府的亲民态度

  当然,此次总理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之所以倍受关注并出现火爆现象,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总理在广大民众留下了深刻的亲民形象,进而容易折射出民众对政府的亲民印象。

  比如去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这次交流曾经被媒体人士称为中国一次互联网时代的“炉边谈话”,这是一次很好的互联网亲民交流的开端。

  此次总理仍然延续了这种风格,例如对在线交流之所以安排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的一天,总理解释说:“去年是2月28日,今年我还想在2月28日,但考虑到明天是正月十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所以我就改为27日。在这里,我向大家拜年。”,这一下子接近了总理与网民的距离。

  又比如,当有网友问“您明年还来吗?我们可以和您相约吗?”时,总理的回答更让大家感到很亲切,他说:“我们现在有4亿多网民,他们代表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群体,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倾听网民们的意见,开创了网络问政的新风。我开始就讲,我今天并不紧张,但今天我很珍惜,因为这样的机会不多了,我明年还来。如果说一句笑话,我们可以勾指相约。”,这“拉钩”的家常话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什么是“走进了民众”。

  非常希望我们各级政府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高速发展并普及的今天,安排更多的时间与广大民众交流。其实,不要害怕民众提问,要让民众有提问题的机会,民众也理解一些问题不是立即就可以解决的,但是只有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也能显示出政府的亲民,才能获得民众更多的理解--其实多数人是很和善的。

  三、展示官员的应变能力

  当然,无论如何,在线交流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展示政府官员的应变能力,其中包括了对全局情况的掌握情况,对所提问题的思考与解释方式。同时,参与交流的官员要抛开公文中的官话与官腔,用朴实的话语、平等的姿态和坦诚的交流,来唤起民众的信任与信心。

  总理一句话说得很朴素:“我是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这是表明交流官员的一种基本的态度,只有这种“三真”的态度,才是与民真正交流的前提。

  当然,希望广大官员向总理学习对各类问题回答时所显示的多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总理几乎对所在问题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当然这与他所担当的职务的分不开的,然而这需要平时深厚的积累及对情况的全面掌握;另一方面,总理对几乎所有问题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与思考,不论是国家经济政策、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农民工、社会财富分配及社会诚信等到方方面面,总理以平和的语速诿诿道来,听起来都包含了他的理解与思考,总理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相比而言,一些领导干部在为数不多的与民在线交流过程中,却表现得不尽人意,要么官腔十足,要么夸夸其谈,要么不着边际,要么来太极推手,其实这些都很容易引起民众的误解与反感。从这点上,再次建议各级政府在进行新媒体交流时向总理学习。

  四、考验主持的组织技巧

  在历次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办方较周密的组织安排与组织技巧。特别是,在总理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中,主持人起到了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第一,主持人要能够在众多网友提问的问题中,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候选问题,而这种问题应该又是网民比较关心的问题。

  第二,主持人要能够在选择问题时注意一定的覆盖面,即在事先精心准备的前提下,在时间限制的前提下,对若干个大类问题中分别选取若干子问题。

  第三,主持人要学会调节气氛,尽量做到时而严肃,时而活泼,既要保证场面的有序,也不能搞得死气沉沉,同时还要不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感情戏”。

  第四,主持人要进行合理的交流内容衔接,将一个个问题合理地串接起来,尽可能使一个个问题的交流显得自然流畅。

  从以上几点看,此次总理在线交流过程中主持人基本上都做到了,这也是其他各级政府开展类似交流活动时值得借鉴与学习的。

  总之,民众是非常希望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级政府能经常性地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既可以畅所欲言,反映问题,透露心声,也可以让政府民更亲民的形象出现,应该对双方都有利。其中,官员的应变能力与主持人的串接技巧都应该注意。当然,此次在经交流中相关的新媒体平台也做了许多努力与工作,但是我觉得既然对政府及民众都是有利的,那么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