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漫谈(周日)--小周期需要继续整固


 

 

    笔者对于上周的行情判断和操作策略选择谨慎观望的态势。这主要是因为笔者用到的是反向操作,尤其是左侧反向操作指标系统,与传统的趋势判定有一定的区别。

    大盘的运行趋向基本符合笔者判定预期。我们的整体操作策略是静观其变,重要观察点在60分钟小周期系统上。从周四和周五的运行上来看,60分钟指标系统高位转向正在发生。而空间也在渐进跟随。

    对大小周期的行情判定,大多数人把重心放在空间系统上。实际上,笔者在实战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单一的空间指标不能够完全贴合市场的波动。因为市场波动实际上是不可预测的。昨天的分析都在为了在今天的波动中找到参照点。实战中,会根据动态的波动做些增仓和减仓的控制。

    我们容易受到空间指标的迷惑,而一旦面临突发因素会陷入被动的状态中。但是,股指判定中,有些指标会先于空间发出信号。这让我们获得启动的先机。在一个重大的空间表现形成之前,以资金和情绪协同构成的反向指标体系具有较为敏感的波动状态。这些反向指标的波动让我们的场内判定更加清晰,从而为抉择点找到一个先机。

    之前笔者作了时间对空间的约束的文章。这个命题是永恒的。所有空间波动都不可能离开时间的约束。因此对各种时间内涵的理解就是实战交易中出现交易胜率高低的关键。单一理解大周期时间内涵,可以做大的波段。这个大型时间内涵,是趋势交易者需要重点掌握的。空间趋势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涵去约束。而小周期时间内涵,变动频度较快,是构成大周期时间内涵的细节。没有小周期的空间变动,哪有大周期的空间趋势。大小周期共同作用,才是市场波动的内在价值尺度。

    笔者的判定很简单。资金指标先行,情绪指标跟随,时空指标协同。在价值尺度上,以基本价值为选股尺度,以交易价值为准绳。在界定交易均衡价值的约束条件上,是没有标准的。但笔者喜欢以指标系统的水平波动线为均衡价值判定线,空间系统以箱体结构为均衡交易价值判定线。其他的约束条件尽量简化。在交易前的分析模型上,要尽可能多地解读市场基本信息。在实战交易中,严格按照技术条件的约束去判定入场点和出场点。

    从一年以来的市场验证中,大小周期的交易贴合度非常高。未来在股指期货阶段,需要将重心放在大周期系统上。因为,我们的每一分合约将以年度大周期为合约主构成。除去套利交易以小周期为主要操作手段外,在保值交易为主的无风险套利中,需要对大周期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判定。

    实际交易中,找到均衡价值(黄金分割、江恩箱、均线等等)是对空间均衡线的一个寻找。然后再根据常态方向(由大周期的主方向决定),在月线、周线系统上容易找到。根据波动率,判定小周期的常态和偏离。小周期总是在较快常态跟随大周期空间波动一段时间后开始反向。而且小周期的反向实际上也是一种常态。这就是无论主涨还是主跌的较大时空中,总有细小空间螺旋运动的机理。

    总是,笔者的策略就是,主空的常态中,要注意持币的风险。小周期滚动交易尽量谨慎。在主多的常态中,要注意持筹的风险。小周期滚动交易要尽量快速。

    好了,希望能够持续看鄙人帖子的,对反向交易思想有些了解。他仅仅是笔者的实战总结,也算一种经验总结。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仅供交流之用。对笔者使用的,不一定对朋友使用。主要的地方在于,你是否具有反向思维能力。

    下周的交易策略上,需要观察小周期筹码整固的状况。日线上波动还意犹未尽。但是,60分钟系统内的矛盾结构制约日线空间持续波动。整固是更大规模空间上波动的需要。这个时点,对于选择小周期交易策略的我们,继续观望。等待指标系统的运行符合交易规范再考虑具体交易策略吧。

    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