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催涨薪酬 预期催生精细管理需求


        广州市开年15万缺工的消息屡屡被提及,终于引起打工者的注意。在昨日举行的广州市“春风行动2010”百场招聘会启动仪式暨市、区联动专场招聘会现场,不少求职者坦言,就是冲着广州缺工来看看行情。当然,这些求职者以北方人为主,与他们争先恐后的积极性相一致的,是他们水涨船高的薪酬预期,1800元/月的薪酬基本是普遍要价。不仅如此,现场企业提供的体力活岗位即使飙到了3000元/月的价位,也无人问津。

新到外来工工资预期增高高

工友们之间互通电话,呼朋唤友,说广东的工作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而且,价码也不断增高,对于找一份高工资的工作,也信心满满:这已经成了普遍情况。

“体力活”有岗无人做

广州某电器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白小姐告诉记者,公司文职岗位需要补员并无困难,年后参加了三场招聘会,文职岗已基本补齐。和同行交流后,她认为目前企业最缺的是要“出力”的岗位。“比如搬运工,月薪已比去年提高了20%—30%,最高能拿到3000元/月,但肯选这个岗位的人还是最少。”

白小姐轻声说,前两次招聘会后,公司人力资源部“检讨”了招聘海报上的措辞,“‘搬运工’听上去就很辛苦,好像还很低端,求职者自然会排斥……”她转身指着身后的海报,“你看这里,我们都改成‘送货员’和‘理货员’了,虽然干一样的活儿,但这样改一下,听上去感觉不一样,斯文些。”虽然增加了薪酬、调高了待遇,也改变了称谓,但截至昨日,该公司拿出的20个“体力活”岗位,只收到七八份简历,而符合岗位要求的只有2人。

彼伏此起的民工荒将催生管理升级

 

继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和此前的多次民工荒,用工成本的增加将变成常态和稳定的趋势。精细化的管理需求将会越来越明显。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源规划(定岗定编)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薪资激励的有效性改善和绩效考核的科学性提升,将成为新一波“管理”潮流。